今年初放榜考上記帳士的洪國原,平日念書注重規畫,摸索出的「重點標記」法,更幫自己快速掌握重點,備考得心應手。
洪國原表示,他從小念書屬於「土法煉鋼」型,悶著頭從頭念到尾。後來才發現,這種念書方式無法切中要點,後來學會規畫時程、抓重點,才突破學習瓶頸。
連著兩次記帳士考試,洪國原也摸出一套「倒著來」的準備模式,他先做考古題,了解題型與答案後,再倒回來抓書本的重點,這種念法讓他能精準掌握考試範圍,不浪費時間在不可能出題的內容上,節省許多心力。
洪國原說,記帳士考試主要分選擇與申論兩部分,選擇題是概念題,申論題是選擇題的延伸,他準備申論題時,通常將題型相近的選擇題答案歸併、整合,「申論題寫入這些重點,也許答案不會百分之百完整,但絕對不會錯」。
「理解、分析,勝於強記、死背!」洪國原說,為了歸納重點,他會分析各版本考古題的出題頻率,以紅筆畫記,複習時一目了然,很快就知道哪邊是重點。
搬出教科書,洪國原在書上的標記,幫助他很快就能提綱挈領,「畫○的地方,是常考的選擇題,紅筆標的是這頁重點,螢光筆畫的是非記不可的大重點。」洪國原說,靠這套「標記法」,他念起書來不必再像大海撈針,準備考試可更快進入狀況。
「選擇適合的參考書也很重要。」他舉例,松根版本的專書,編排方式念起來較易入門,志光版本把相關法條擺在一起,較易形成整體概念,考前兩周只要多做題目練習,練到能反射性答題,應該就很好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