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迺婷準備公職考試,先擬出以月為單位的讀書計畫,決定每一科要用幾個月念完,再針對每章節擬訂周計畫。全職應考時,她把一天切三段,可以混在一起讀的科目盡量一起念,觸類旁通;讀完一個章節,就作考古題當成複習。
曾迺婷說,她看書慢,因此用流程圖筆記重點,每看一次就再加些內容,「我很喜歡歸類,就像中藥行傳統的藥櫃,一樣放在一櫃,想用時再取材,化繁為簡形成概念。」
以社會工作概論這一科為例,曾迺婷說,因理論發展相當繁瑣,她的筆記就用流程圖,從上到下把理論圖表化。複習時只要看每個章節的流程圖,就抓住全篇重點。光是筆記就花了她幾個月時間,但完成後即建構完整的概念。
「若時間不夠,相關的科目就一起看。」曾迺婷說。她考了幾次,也發現作考古題命中機率頗高。
答題也有技巧,曾迺婷甚至認為,有一套模式可以遵循。有次碰到社會運動的考題,她壓根兒不知答案,但是靜下心來,應用相關的內容套進去,結果竟然也過關。答題時先寫大標再下小標,讓閱卷老師容易讀,也是考高分的秘訣。考試一拿到題目,就花五到十分檢檢視一遍,邊看邊寫大綱,則可有效運用答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