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題:長老及負責弟兄的帶領
第五篇 領頭成為禱告的人 (聽抄稿)
我們已經從這個職事,到目前為止有了五篇非常美妙的說話。我覺得這些的說話都是非常應時地能彀幫助我們眾人在眾召會裏面往前,我們需要有正確的帶領或領頭。而弟兄們所說的話,都是為著我們眾人,也是為著全身體。
在第一篇信息說到,我們如何領頭愛主。弟兄們,的確作為領頭的弟兄,我們首先、首要的責任不是作甚麼事,而是在愛主這一件事上成為正確的人。然後第二篇信息告訴我們,我們如何領頭經歷生命。要照料召會不是憑著恩賜,不是憑著才幹,乃是憑著經歷生命,而這個生命,就是基督自己這個人位。當我們經歷他,我們就被生命充滿,我們也就經歷生命。
昨天晚上是一篇非常深的信息,說到我們如何成為供應者,成為管道,成為憑藉。作為領頭的人,我們不是作一個工作,乃是要成為生命的憑藉和管道,來供應生命。惟有從死裏纔能彀闡述這樣生命的供應。職事乃是啟示加上受苦,今天主的恢復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才幹,而是更多的職事
我也很強烈地回應上一篇信息說到申言,申言建造召會。我可以確定地說,李弟兄對這一件事有非常重的負擔,很多的感覺,也有異象,關於我們如何藉著眾聖徒申言來建造召會,這是極其重要的元素。
我摸著林前十二章和十四章三件事。第一,雖然我們需要有更超絕的路,就是愛的路,但我們也需要有超越的恩賜,那個最大的恩賜,我們要切慕屬靈的恩賜,但是最大的恩賜乃是申言。第二,我們不僅需要看見這是最大的恩賜,我們更需要切慕,我們要切慕,換句話說,這是我們需要追求的事。第三,關於申言這件事,申言乃是建造召會。你如果要知道如何,或者用甚麼來建造召會,乃是藉著申言。
好,我們來到第五篇信息,第五篇信息是說到「領頭成為禱告的人」。我願意告訴你們,這一篇綱要乃是取材自職事的信息,這一本書就是《神人的生活》這一本書。所以這些信息的背景乃是李弟兄要帶聖徒進入神人的生活,他的負擔就是說到我們如何過神人的生活。當他說到這件事的時候,他就講到禱告這件事。所以,這裏,在這篇信息裏有一個特別著重的點。
不錯,我們是要講到禱告是重要的。但是在這一篇信息裏有一個特別的點,就是根據這一本書的背景。所以我極力鼓勵你們去讀這一本書,如果你們沒讀過,請你們一定要把這本書讀過。這本書有十七章,其中有八章都是說到這一件事,就是作一個禱告的人。李弟兄要給我們看見神人生活的榜樣是甚麼呢?他非常有負擔,要我們過神人的生活,他乃是給我們看見主耶穌自己如何就是那第一個神人,他如何生活。所以當李弟兄說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就帶我們查讀主自己如何禱告,這就給我們看見主如何過神人的生活。
所以我極力建議,你們如果有機會,請你們務必讀這一本書《神人的生活》。它有五章說到神人的生活,首先有這些的特徵,就是這一個人,他是從馬槽到十字架。這也是接續Ron弟兄昨天晚上的交通,如果有時間我也要說一點,等一下說一點,來加強這一方面。馬槽是受苦,十字架也是受苦。所以從馬槽到十字架,就是從受苦到受苦,這一個產生職事。所以有五章說到從馬槽到十字架。然後,他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一個神人的榜樣,給我們看見這個神人的榜樣乃是一個禱告的人。他追溯了主的生平,就是從禱告這條線來看。開始於他受試誘四十晝四十夜,一直到他末了的禱告,就是他在十字架上的禱告。所以,李弟兄不僅給我們看見他禱告甚麼,或者他如何禱告,乃是給我們看見他所過的那種生活,就是藉著他的禱告把這樣的生活彰顯出來。
我舉兩個例子給你們聽。例如,在主禁食四十晝夜的時候,那裏沒有提到他禱告。但是李弟兄的重點是,雖然那裏沒有提到他的禱告。但是事實上,他在禁食的時候,他就是在禱告。換句話說,禱告是跟他的整個生活交織在一起,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從這篇信息我們要看見作為領頭的弟兄們,我們不僅需要有確定地來在一起禱告的時間,這的確是我們需要的,也是我們所缺少的。但是,我們還要成為一個禱告的人,不僅僅是把禱告當作一件事,我們乃是一個一直活在這樣的一種的氣氛,這樣的一種的範圍裏,就是禱告的氣氛和範圍裏。
所以李弟兄有這樣的一個發表,他說這樣是怎樣的禱告呢?他說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作普通的禱告,像一般的人那樣的禱告,也不是一個宗教的人有宗教的禱告,那又是另外一種的禱告,是宗教的禱告。李弟兄又說,甚至不是像一個尋求神的人為著一些的成就而禱告。他說甚至不僅僅是像一個尋求基督的人,為著贏得基督來禱告。如果你有心尋求,你也很屬靈,你有那樣的情形,那是很好。但還有另外一種的生活,這一種的生活,從頭到尾一直都是禱告。
第二個例子,他列舉了主禱告的十三個事例。在主的一生中,這十三個事例,其中有一個就是馬太十一章,主在那裏被棄絕。他在哥拉汛和伯賽大沒有成功,然後他就禱告。請注意,在那個禱告的開頭。聖經是這樣說,那時耶穌回答說,你去讀那裏的註解。為甚麼這裏說回答呢?這就表示這不是這個談話的開頭。他在那裏開始禱告的時候,事實上是一個談話的延續。換句話說,當他被棄絕的時候,他已經在那裏進行著一種的交談,他已經在那裏禱告。所以,當他開始在那裏頌揚父的時候,他是在回答父。這給你看見主所有的那種禱告,不是僅僅一件事情,而是這個生活,神人生活的一部分。我這樣指出來,是要使我們能彀有一種正確的感覺,對於這一件事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李弟兄在這一條線上的職事,給禱告所下的定義是這樣。這是一個在肉體裏的人,不是天使向奧秘的神禱告。在綱要裏面有一些部分說到神是隱藏的,是在隱密中的,不是那麼明顯的,是一個在肉體裏的人向奧秘的神禱告,是在神聖奧秘的範圍裏向奧秘的神禱告,這個就是這裏所說的禱告。
他進一步解釋他這話的意思。他就向,再一次向我們陳明主自己作為這樣的一個榜樣,在四件事上。第一,他是一個完全與神是一的人,他完完全全與神是一。第二,他不僅與神是一,他更是活在神的同在裏。所以,他是在這樣的一個範圍裏面來發表出那樣的禱告。所以,第一,與神是一。第二,活在神的同在裏。第三,信靠神,一直信靠神。作為一個人,一個肉身裏的人,他不信靠自己,他一切的信靠都是在於神。第四,這是一個在肉體裏的人,而在他裏面,撒但一無所有。不錯,他是一個在肉體裏的人。但是在這樣的一個人裏面,撒但是一無所有。這意思是說,沒有任何的立場,沒有任何的機會,沒有任何的盼望,也沒有任何的可能,沒有立場,沒有機會,沒有盼望,沒有任何可能。
現在我們可以來看綱要。我要指出一些點是很有意思的,李弟兄這樣開始這一方面的交通,他說,我們要來看,他不是說,我們來看禱告的事,他說,我們要來看在這第一個神人神聖奧秘的生活中神聖的事實,這個神人奧秘的生活中神聖的事實。所以,主的禱告乃是一些神聖的事實,他的禱告是一些神聖的事實。而這一些乃是在這個第一個神人奧秘的生活裏面進行的。
也許我可以再多念一點給你們聽,他說,我們光是屬靈還是不彀的。然後接下來有一處他說,我們如果憑自己禱告,那只是屬人的發表。如果我們與神同活,與基督一同行動,我們乃是從這個人位裏面而禱告,這樣我們的禱告就不僅是屬靈的,更是神聖的。所以它這裏劃分了,指出了一個分別。當然有些禱告是很屬靈的,我們也很尊重那樣的禱告,但是李弟兄在這裏所說的是一個更高的範圍,乃是說到一個人,他的禱告是神聖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啟示,是這些日子給我們的新啟示。
然後他繼續說,一個神聖而屬人的人是一個奧秘。你看看主自己,他有沒有很多禱告啊?是,他有許多禱告。但是主的特點是甚麼呢?不是像雅各那樣,就是耶路撒冷召會的第一個監督,他禱告到那一個地步,他的膝蓋都長了繭了。不,主耶穌這個人完全是在神聖的範圍裏,我巴望我能彀發表出李弟兄所要發表的,但是我想你們聽得懂。
一個神聖奧秘的人是一個奧秘的人,這完全是奧秘的。宇宙中有一個範圍是神聖奧秘的。他是一個屬肉體,在肉體裏的人,他三十三年半行走在這個地上,但是在他身上有一些東西是神聖奧秘的。屬世的人不認識這個範圍,但我們已經從凡俗裏面被分別出來。這不是凡俗的,我們不是說到罪惡或屬世的事,我們更是從凡俗的被分別出來,被聖別歸於我們的神。而我們的神乃是聖別的。盼望這能彀給你們一點幫助。現在我們回頭來看綱要。
壹 主所示範禱告的榜樣,使我們更多尋求諸天的國,就是父的心願,並且供給我們的需要,使我們得著恩典的神聖供應,以履行諸天之國一切至高且嚴格的要求,使父得著喜悅—太六9~13:
這一篇信息包含了馬太福音的兩段。第一段是一般人所說的主禱文或者主的禱告,那是馬太第六章。我要在這一個大點裏面強調三件事。
第一,主給我們這樣的禱告不是要寫在一本禱告書上,換句話說,不是一種的形式,不是主教導我們一種形式的禱告。主所教導我們的乃是給我們看見一個禱告的人應當如何禱告,那個就是他的禱告。所以第一點,他是陳明他自己作為一個榜樣。
所以,當我們看這篇信息的時候,我們要思想一下主自己如何是這樣一個禱告的榜樣。在馬太十一章,主頌揚父,承認父的旨意這個禱告之後,他就說,你們要跟我學。換句話說,我就是榜樣,這是我的禱告,不僅是禱告,這更是我的生活,你們要跟我這個榜樣來學。
在以弗所第四章也有類似的話,保羅說,我們學了基督。接下來一節說,我們乃是照著那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來學基督。換句話說,當我們學基督,我們乃是學他的生活。因為那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不僅僅是他所作的那些事,他的行動,更是他生活的方式,他與父同活、憑父而活、為著父而活,他與父是一。你去讀那裏的註解,那裏說到耶穌所過的生活,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在神裏面,同著神,為著神。神就是他的生活,他與神是一。
在這篇信息的第二大段,我們會來看另外一個事例,就是主食飽五千人。這件食飽五千人的事不是這個那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而是說他怎麼樣作這件事。他作一切都是在神裏面,同著神,並為著神而作,就是他之前和之後的那個禱告。那個就是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那也就是我們所要學的,這就是學基督。所以第一我要指出的是榜樣。
第二在這個所謂主的禱告或有人稱為主禱文的裏面,它的上下文乃是說到我們要如何過國度的生活,我們要過國度的生活。我們需要有一種禱告是作兩件事:第一,會加增我們的尋求,使我們更多尋求國度。我們需要有一種的禱告,是加增我們的渴望,我們的願望來過這樣的一種生活;第二,這個禱告也供給我們的需要,給我們那個供備和供應,使我們能過這樣國度的生活。這就是這句綱要所說的。
現在我們來看這些中點。在第九節主開始他的禱告,他這樣說,門徒問他說,主阿,我們應當如何禱告?主說,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在原文並不是那麼明確地說要這樣,或者你可以翻作「如此」,如此禱告。換句話說,那個禱告的本身並不是像基督教裏面所說的,他們只是模仿主所用的這些辭句。這乃是給我們看見一個人如何禱告。你們要這樣禱告,要如此禱告。
一 我們需要禱告,使父的名被尊為聖—9節:
首先說到三件事,願主的名被尊為聖;願他的國來臨;願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所以這三件事,第一件是願父的名被尊為聖。我們要有這樣的禱告,首先我們需要尊崇他為父。我們是神的兒女,如果我們不是神的兒女,我們無法這樣禱告。作為神的兒女,我們需要承認神是我們的父。第二,我們需要禱告,願他的名被尊為聖。神的名要被尊為聖,這含示我們的生活應當是一種聖別的生活。我們無法使父的名被尊為聖,除非我們的生活是被聖別的,從一切有罪的、屬世的事分別出來,更是從一切凡俗的事中被聖別出來。
1 被尊為聖的意思,就是從一切凡俗的分開並分別出來—參弗一4。
2 要使他的名被尊為聖,我們就必須在生活中彰顯他;我們必須過聖別的生活,就是從凡俗分別出來,並被他的聖別性情浸透的日常生活—彼前三15~16,弗五26,來十二10,彼後一4,參結三六21。
要使他的名被尊為聖,我們就必須在生活中彰顯他;我們必須過聖別的生活,我再說這不僅是無罪的生活,不僅是一種不屬世的生活,更是一種聖別的生活。作為領頭的弟兄們,我們需要過一種生活,完全是為著神的,而不是僅僅凡俗的生活。我們必須過一種日常生活,是從凡俗的分開、分別出來的。凡俗沒有甚麼錯,但卻是凡俗的。我們需要從凡俗中被分別出來,並且被他聖別的性情浸透。
這裏引用彼得前書還有彼得後書的話。在彼得的書信裏,描述並且有許多的論述,說到一種生活的方式,是超絕的、佳美的、是聖別的。乃是在這樣的一種行事為人當中纔有國度的生活,纔有神人的生活。彼得前書第三章說到,心裏尊基督為聖。彼得後書一章四節說到,我們脫離了這個世上從情欲來的敗壞,就藉著神的應許,神的話而被聖別。
這裏也引用到以西結三十六章說到神顧惜他的聖民,就是以色列家,在所到的列國中所褻瀆的。所以,要使父的名被尊為聖,那個主觀的經歷乃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在我們的事奉或聚會裏,更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過一種聖別的生活。
二 我們需要禱告,使父的屬天之國來臨—太六10上:
願你的國來臨。當然,這個事情是非常關鍵的、緊要的。關於神的國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推翻撒但。因為撒但篡奪了這個地。而我們的禱告需要作的乃是把他驅逐、趕逐出去,使他不再據有這個地,把他從這裏趕出去,使他在這個地上沒有地位,惟有那樣的事成就,國度纔能來臨。
1 撒但在墮落之前,原是神所派管理世界的天使長;(結二八13~14;)因此他稱為這世界的王,(約十二31,)世上的萬國和萬國的榮耀,都握在他手中。(路四6。)
2 要使神國度的實現來臨,我們今天必須活在他國度的實際裏,讓基督這賜生命的靈在我們裏面施行管治,使我們有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
要使神國度的實現來臨,我們今天必須活在他國度的實際裏,讓基督這賜生命的靈在我們裏面施行管治。我們需要有這樣的禱告:「主阿,在我們個人的生活、家庭生活,還延續到我們的召會生活中,我們要讓基督這賜生命的靈在我們裏面施行管治。」惟有當我們有這樣的一種管治的時候,我們纔能有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當我們讓基督在我們的家庭,在我們個人的生活,在召會生活中施行管治,我們就會有神的國。神的國不在於喫喝或不喫喝,乃是在於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我們應當禱告,使我們的個人生活中、家庭生活中,以及召會生活中能彀有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三 我們需要禱告,使父的神聖旨意行在地上—太六10下:
1 使神聖的旨意行在地上,乃是把屬天的管治,就是諸天的國,帶到地上—參八9上,羅五17。
神的旨意是甚麼呢?神的旨意不是僅僅要我買這棟房子,或者要不要買那輛車子,神的旨意乃是要把屬天的管治帶到地上。
2 神的旨意乃是要基督作舊約中一切祭物的頂替,使我們享受他作一切,而過身體的生活,並實行身體的生活,以建造基督的身體作三一神的生機體—來十5~10,羅十二2,5,弗一5,9~11。
神的旨意乃是要基督作舊約中一切祭物的頂替,基督要頂替一切的祭物,使我們享受他作一切,而過身體的生活,並實行身體的生活,以建造基督的身體作三一神的生機體。你若要珍賞這一段的綱要,你需要進入希伯來第十章,在那裏作者將舊約的祭物與基督來實行神的旨意,在十章七節、八節,基督說,「看哪,我來了,神啊,是要實行你的旨意。」我來是要實行你的旨意。這是與祭物和供物,燔祭和贖罪祭,就是舊約裏的這一切的祭物作對比。那裏說,「這些是你不願要的,也是你不喜悅的。」主要作的,乃是要實行父的旨意。
在馬太十一章,我剛纔提到的事例,主被棄絕之後,他頌揚父,並且承認父,而那個中心點乃是他頌揚並承認父的旨意,他說到父,他的「軛」,這個「軛」就是父的旨意。所以我們需要引進父的旨意,而讓這個成為我們的生活,外面的這些祭物和宗教的實行都是沒有意義的。
等一下我們還會來到這一件事,但是我現在先提一下。在這裏你看見父、子、靈,神聖三一的三個身位都含示在這裏。在倪弟兄的信息,他說,在地上如同在天上。這一句話可以應用到這三件事:願你的名被尊為聖,在天上沒有問題,但是你的名被尊為聖需要是在地上如同在天上;你的國來臨在天上沒有問題,但是需要在地上如同在天上;然後,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含示在我們的禱告中,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一種禱告,乃是完全被三一神浸透的禱告,這是第一部分。我剛纔也指出了,這個部分是要加增我們的尋求,使我們更多尋求國度,使我們能彀過國度的生活。
下面一個部分是說到供給,我們的需要,我們的確有需要,我們是有需要的人。最近我和少數幾位弟兄說到在某些面上我有許多的需要,當一些我們所愛的人,他們遇到難處,我們有需要,因為我們是在肉體裏的人。所以主就把我們帶到第二部分,就是要顧到我們的需要,顧到我們的需要不僅僅是為著顧到我們的需要,更是要釋放我們脫離我們的憂慮,使我們能彀正確地過國度的生活。
我知道許多的聖徒們,他們有許多的需要,我們也禱告,但願主顧到他們的需要,是的,主的確顧到我們的需要,但那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喜歡施捨、行善的神,他要顧到我們的需要,他更是要我們能彀過國度的生活。
四 這示範的禱告,首先顧到神的名、神的國和神的旨意,其次纔顧到我們的需要—太六11:
1 名、國度、旨意這三樣,乃是一位元三一神的屬性:
這三樣,就是名、國度、旨意這三樣,乃是一位元三一神的屬性。
a 名是屬於父的,因為父是源頭;國度是屬於子的;旨意是屬於靈的。
a小點,名是屬於父的,因為父是源頭,他是源頭;國度是屬於子的;旨意是屬於靈的。所以在這裏你看見三一神。
b 這樣的禱告,乃是禱告願三一神在地上得勝,如同他在天上得勝一樣。
2 主是我們的王,他不要他的子民為明天憂慮;(34;)他要他們只為今日的需用,就是為日用的食物禱告,這「日用的食物」指明憑信而活。
第2小點,主是我們的王,他不要他的子民為明天憂慮,這豈不是非常好嗎?他不要我們為明天憂慮。這不是好笑的,他不要我們為明天憂慮,弟兄們。請你們告訴我,在座有誰沒有憂慮?如果你說你沒有憂慮,你一定是在撒謊。主不要他的子民憂慮。我告訴你,因為憂慮攔阻我們過神人的生活,的確阻撓我們過神人的生活,不僅僅是說到這個憂慮能彀傷害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理。我是說,任何時候你有憂慮,有掛慮,這就阻撓你過神人的生活。
所以主作為王,他不要我們為明天憂慮,他要他們只為今日的需用,為日用的食物禱告。如果你去讀那一節,那句話「日用的食物」的註解,就是說這個是只到明天的食物,這一種的食物,這個麵包不是任何一種的麵包,乃是只到明日,他給你的食物就是今日賜給我們,我們日用的食物,這個日用的食物就是到明日的食物,也就是一天過一天,我們是憑信而活。在職事的信息裏有一處說到我們基督徒沒有明天,我們只有今天。
3 國度子民不該靠所積蓄的生活,只該憑信,靠父每日的供應生活。
國度子民不該靠所積蓄的生活,人積蓄因為他們想到明天。只該憑信,靠父每日的供應生活。如果這是你的思維,你就會預備好在一種的狀況裏面,你能彀專注於過神人的生活。
五 在這示範的禱告裏,我們需要顧到我們在神面前的失敗,以及我們與別人的關係,求父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也免了欠我們債的人—12節。
那是六章十二節,我們為著主顧到我們日用的需要禱告之後,我們也要禱告,求主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欠我們債的人。這裏說到雙重的關係,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需要清理。我們與同作信徒的人之間的關係也必須清理。我不願意解釋得太多,但是這是很有意思的,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就某種程度來說是與我們與同作信徒之人的關係有關。如果我們除去了我們與其他弟兄之間的攔阻,這樣,我們就有立場求神除去我們與神之間一切的攔阻,這樣我們就能彀與神就有正確的關係,正如我們與別人有正確的關係一樣。
六 這示範的禱告顧到國度子民脫離那惡者和邪惡的事—13節上:
拯救我們,救我們脫離那惡者,這裏好像有點弱,他不是說幫助我們擊敗撒但,當然在別的地方有那樣的禱告。但是這裏呢?他是禱告求主為我們抵擋撒但。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個禱告是顧到這四方面。第一,顧到三一神;第二,顧到我們的憂慮;第三,顧到我們與神,與人的關係;第四,主也顧到撒但,為我們來顧到撒但。目的是甚麼呢?是使我們能彀過國度的生活,而國度的生活就是神人的生活,作為在肉體裏的人,我們的確需要主顧到,為我們顧到這一切。
1 國度子民應當求父,不叫他們陷入試誘,救他們脫離那惡者魔鬼,和出於他的邪惡。
當我們試著過正確的神人生活,總是有一些攔阻的元素。所以,我們要求主除去這些攔阻的元素,從我們各人的生活,家庭生活和召會的生活中除去這一切攔阻的元素。
2 求主不叫我們陷入試誘,指明我們知道自己的軟弱—參二六41,林前十13。
我們一千六百多人來在一起的時候,使我們都很剛強,我不能替你說,但是我可以替我自己說,我自己單獨的時候,我知道我多麼軟弱,我天天都需要禱告:「主阿,求你救我脫離那惡者。」
七 這示範的禱告結束於國度子民恭敬的承認並讚美,國度、能力、榮耀,都是屬於父的,直到永遠—太六13下: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功課,我要這樣指出來,就是要承認,承認你不是源頭,我不是源頭,父纔是源頭。你不是,我也不是,只有他是,這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主作為榜樣,給我們看見的,在這個禱告結束的話裏面,是說到國度、能力、榮耀,也是聯於父、子、靈,並且帶我們從源頭一直到最後,又回到源頭,這個禱告開始於父也結束於父。
1 國度是子的,這國乃是神運用他能力的範圍;能力屬於那靈,這能力完成神的目的,使父能彰顯他的榮耀—參十二28。
2 這指明主教導我們的禱告,乃是開始於三一神,按著父、子、靈的次序;也是結束於三一神,但是按著子、靈、父的次序。
3 因此,主在他至高教訓裏所教導的禱告,開始於父神,也結束於父神;父神是開始,也是結束;是阿拉法,也是俄梅嘎—參弗四6,林前十五28。
所以,應用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一切的禱告和我們一切的生活中,父作為我們的源頭,應當是開始,他也應當是結束,這豈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好像主擺在我們面前的一份的簡報或者一段的錄影,給我們看見主是如何生活,也給我們看見,我們該是如何生活。
我們從馬太第六章,現在往前到馬太十四章,關於食飽五千人。等一下,我們還會回頭來看,馬太第六章,就是在這個信息末了一段,我們還會看第六章。但是現在我們往前來看這個神蹟,不得了,神蹟。弟兄們,如果你能彀在你的所在地行神蹟,那的確是了不起。我從來沒有看過一處地方召會有弟兄能彀行神蹟,但是主能彀行神蹟。
但,正如我剛纔說過的,那不是那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這是很有意思的,我先這樣說,主行了這個神蹟,食飽五千人。約翰第六章他說,之後,他到會堂裏,他說了那一段美妙的話,作了一個對比,將肉身的食物跟生命的糧對比。在馬太福音說了一件事,是約翰沒有說的,就是在食飽五千人,還有他進入會堂裏說到,生命的糧。這兩者之間,他上到山上去晝夜禱告。你想,他在禱告甚麼呢?他一定是在想,我明天到會堂裏要去說甚麼呢?等一下我們會來看到這一點。
他的確覺得給五千人喫飽的這一件事應當教導我們過一種的生活。正如他因父活著,我們也應當因他活著。這個就是他所要給我們的食物。李弟兄,當他說到神人的生活的時候,他就在一九九四年,他生病之後,他很有負擔說到神人的生活。而第一個問題他問的就是,你們認為主在約翰六章五十七節他說,「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他是因父活著,那是甚麼意思?如果你思想一下,等一下我還要回來講這件事,你去想一想,你就會領會主是如何活著。主如何活著?他,主如何生活?是很好,很敬虔,或者以禱告來生活,他乃是因父活著。照樣,那喫我的人,就是喫這個活糧的人也要因他活著,就是作他的複製,以他為榜樣,作他的複製。
貳 主在用五餅二魚食飽五千人所行的神蹟上,訓練門徒要跟他學—太十四19,十一29:
你想,他要他們跟他學,如何擘開餅,來行這樣的神跡給五千人喫飽嗎?我想這不是他要門徒學的。否則,約翰六章就不是那樣寫的,他教導他們跟他學,是學他生活的方式,也就是因父活著。
一 看見用五餅二魚食飽五千人的神蹟是容易的,但要認識我們從行這大神蹟者的身上所必須學習,那深邃且重大的生命功課,卻需要啟示—參25節。
看見用五餅二魚食飽五千人的神蹟是容易的,那是容易的,但要認識我們從行這大神蹟者的身上所必須學習,那深邃且重大的生命功課,卻需要啟示。
二 十四章十九節說,他拿著五個餅兩條魚,在祝福的時候,是望著天:
他望著天,我盼望我們在我們所能作的,我們擅長作的任何事上,在我們作之前,我們能彀望著天。當我們覺得很迫切的時候,我們容易仰望天,但是這裏主是在他行神蹟,給五千人喫飽這個神蹟之前先望著天。
1 「望著天」指明他仰望他的源頭,就是他在天上的父:
「望著天」指明他仰望他的源頭。這裏我要向你們指出這五件事,也都在這綱要裏面。一,二,三,四,五。第一,這意思是我們仰望神,我們的父作源頭。我們總是承認我們不是源頭,父纔是源頭。
a 這指明他知道祝福的源頭不是他;受差遣者不是祝福的源頭,父這位差遣者纔是—參羅十一36。
這指明,他就是主,作為一個在肉體裏的人,他知道祝福的源頭完全不是他。受差遣者不是祝福的源頭,父這位差遣者纔是。雖然他受了託付,受了囑咐。你也可以說他得著了父的指示,但是他不是單獨地、獨立地來行父所交付他的,他乃是仰望他的源頭。
b 無論我們能作多少,無論我們多麼懂得作甚麼,我們必須看見,我們需要差遣者祝福我們所作的,信靠他而不信靠自己,藉此成為供應的管道—參太十四19下,民六22~27。
無論我們能作多少,無論我們多麼懂得作甚麼,我們必須看見,我們需要差遣者祝福我們所作的。每逢我們來在一起,我說,我們弟兄們就禱告說,主啊,我們需要你的祝福。在我裏面有一個很大的阿們,如果沒有主的祝福,我們甚麼也不是,我們也不能成為甚麼。
我可以說,凡事在主的恢復裏,已過一切美妙的事都是因為主的祝福。不是因為我們任何人,從我們自己作源頭,能彀產生出甚麼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看見,我們就能彀信靠他而不信靠自己,藉此成為供應的管道,我們不僅是在開頭的時候,更是在整個過程中都是這樣信靠他。
所以,我先指出這五件事。第一,就是仰望他作源頭;第二,與父是一;第三,不從自己作甚麼,這裏是指基督,他不從他自己作甚麼,應用在我們身上,就是我們不從我們自己作甚麼;第四,不尋求自己的意思;第五,不尋求自己的榮耀。
2 他仰望天上的父,指明作為那受天上的父所差遣在地上的子,他與父是一併信靠父—約十30:
他仰望天上的父,指明作為那受天上的父所差遣在地上的子,他與父是一,他與父是一併信靠父。在一切的事上信靠父,這豈不是給我們的一個榜樣嗎?李弟兄到了他人生的末了,他常說,一天的末了,我悔改。因為這一天我雖然沒有活在罪裏,沒有活在世界裏,也沒有作甚麼錯事,但是,主阿,我沒有活你。你知道嗎?這裏有一個人,一個榜樣,他與父完全是一。你可以說他活父。
a 我們所知道的,我們所能作的,都算不得甚麼;在我們盡職時,與主是一併信靠他纔是最重要的—參林前二3~4。
我們要這樣彼此鼓勵。弟兄們,當我們試著在服事聖徒的時候,但願我們不太信靠自己,總要受提醒,我們所能作的非常少。事實上,我們不能作甚麼,凡我們所作的,都必須是信靠他,並且與他是一。
b 惟有當我們與主是一,並且信靠他,祝福纔會臨到—參林後一8~9。
3 主不從自己作甚麼—約五19,參太十六24:
這含示我們需要否認己,因為這是出於主人的性情,我們總是希望,從自己作甚麼事。似乎最大的試煉,最大的受苦,對我們多數的人或我們一些人,最大的試煉,就是叫你甚麼都不要作。哦,那是一個最大的受苦,有時候,我想到那些被軟禁的人,被監禁的人,哦,他們甚麼都不能作,那真是痛苦。我們若試圖作甚麼,從自己作甚麼。
a 我們應當否認己,不要存心從自己作任何事,乃要存心從他作每一件事。
我再次指出,這是主的榜樣,這是主的榜樣,他能彀說,他不從自己作甚麼。
b 我們需要藉著耶穌基督之靈全備的供應,不斷的操練靈拒絕己,並憑另一個生命而活—腓一19~21上。
4 主不尋求自己的意思,只尋求那差他來者的意思—約五30下,六38,太二六39,42:
在職事的信息裏,李弟兄解釋,尋求自己的意思是甚麼?這就是你照著你自己的想法,你的打算,你的目的。當我們跟隨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們的打算,我們的目的,我們就是尋求自己的意思,但是主呢?
a 主拒絕自己的意思、目的和定旨。
主拒絕他自己的意思、他的目的和定旨。你看他是神的兒子啊,那個不是魔鬼的意思,是神兒子的意思,連那樣的一個意思,他也拒絕。他拒絕自己的意思、目的和定旨。
b 我們每個人都該在這一件事上有警覺—當我們受差遣作一個工作時,我們不該利用那個機會尋求自己的目標;我們只該尋求那差遣我們的主的意思、定旨、標的、目標和目的。
李弟兄說到這樣的一個見證,他受邀到一個地方。倪弟兄問他,你為甚麼去那裏?你去那裏的目的是甚麼?他說,那裏的弟兄們邀請我。他說,不對,你應當說,你去那裏僅僅因著那是主的旨意,主的意思要你去。我想那是倪弟兄給李弟兄的成全。
5 主不尋求自己的榮耀,只尋求那差他來的父的榮耀—約七18,五41,參十二43:
為甚麼人尋求自己的榮耀?就是因為有野心。作為同工,作為領頭的弟兄們,我們不應當到處去尋求自己的榮耀。甚至,在世界各地服事的弟兄,我們不能尋求自己的榮耀。作同工,作領頭的弟兄,我們不應當尋求自己的榮耀。我們不應當尋求我們自己工作的成功,得人,得聖徒的稱許和支持,或者有的人在世界上作工希望能彀有成就,被人稱許。人把你看作是某某大人物。我們不願意因著我們自己的成就而滿足,那個只是不同的野心。
a 有野心就是尋求自己的榮耀—參約參9。
b 我們必須看見,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的己、企圖、野心,乃是三條大「蛀蟲」;我們必須學習恨惡它們。
c 在主的恢復中,我們若要一直被主使用,就必須否認我們的己,棄絕我們的企圖,並放棄我們的野心—太十六24。
在這裏我要加上倪柝聲弟兄的發表。他有一篇信息說到干犯聖所的罪。他說到神工作的起點,還有那個過程,還有結果。我想你們以前曾經聽過,我再重複給你們。神工作的起頭必須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神工作的進行應當是憑著神的能力,而不是憑著我們的能力。而神工作的結果應當是為著神的榮耀,而不是為著我們的榮耀。所以那個起點是出於神,那個進行是憑著神,而那個結果乃是為著神。
三 在行了神蹟後,主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十四23,參路六12:
主作為一個神人生活的榜樣,在他行了神跡之後,他作甚麼呢?在行了神蹟之後,我剛纔說過了。他上山去禱告,而不是留在那裏,和那五千人在一起,去調查調查看你們覺得怎麼樣啊?你們喜歡這樣的神蹟嗎?你們是不是很受感動啊?不,他撇開群眾,他把那個留在背後,他上山去禱告。作更重要的事,就是禱告。我覺得我們眾人都需要大大的被拔高,在這樣的事上得著加強,就是上山去禱告。好,我把這些點念過,然後再跟你們解釋。
1 主沒有與群眾在一起留在所行神蹟的結果裏,乃是離開他們,在山上獨自在禱告中與父在一起:
主沒有與群眾在一起留在所行神跡的結果裏。你如果失敗了,你就不喜歡留在那裏,當然你不喜歡留在那裏。但是,你如果成功了,你當然喜歡留在那個結果裏面,這是甚麼意思呢?留在這個結果裏,這意思,我寫了三點:第一,一直講那樣的事,那就是留在結果。第二,一直想到那樣的事,你即使不講,你也在想。第三,用那個來得著人,跟從你,因為你有了那樣的成功,所以你就得著人來跟從你。這只是一些的例子來說明甚麼是留在這個行神蹟成功的結果裏面。主沒有留在他所行神蹟的結果裏。他乃是離開群眾,他是獨自地。哦,這個「獨自」這個辭很重要。因為接下來的這個綱要都是說到這個辭「獨自」,他在山上獨自在禱告中與父在一起。
a 「獨自」這辭很有意義;這意思是說,他不讓人知道他去禱告。
為甚麼要隱藏呢?我們基督徒的生活,需要有許多的思考與神的交談是獨自的。如果我們沒有那一方面,我們的基督徒生活就不對了,那個比重就不對了。
b 主催門徒離開,他好有更多的時間獨自禱告父—太十四22~23。
c 他需要獨自禱告他在諸天之上的父,好叫他在地上為著建立諸天之國,無論作甚麼,都能與父是一,並有父與他同在。
綱要把我們帶回到馬太第六章,主教導這個所謂的主禱文或者主的禱告之前,他先說到禱告的原則。禱告的原則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辭「獨自」。不要公開地作,要私下地作。這提醒我們眾人,當然開頭我說,我們弟兄們需要常常來在一起禱告,但是,我們需要有許多許多我們與主之間私下的歷史。
2 主告訴我們:「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密室,關上門,禱告你在隱密中的父,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要報答你」—六6:
馬太六章六節說,「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密室,關上門,禱告你在隱密中的父,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要報答你。」這裏說到三件事:第一,父的性情乃是在隱秘中;父的工作,他是在隱秘中察看;第三,父的報答,他必報答你,也是在隱秘中。我們有一位父,他是在隱秘中。按照他的性情,他的工作和他的賞賜都是隱秘的。所以我們若要有正確的國度生活,神人生活,我們需要有相當大的比重,我們基督徒的經歷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在隱秘中。
a 我們與別人一起禱告時,無法像我們獨自向主禱告時享受主那樣深;國度子民必須有密室禱告的經歷,在隱密中接觸他們的天父,經歷對父隱密的享受,並從他接受隱密的回答。
我們需要跟主有許多在隱秘中的來往、交涉。如果我們這個隱秘的部分是那麼短缺,你大部分都是公開的,這意思就是說,你是不平衡的。主有他外在的職事,但那真正的職事是看不見的。
如果你許可我這樣說,我要這樣說,我寫下這三個問題,我也要問你們所有的人包括問我自己。第一,我們隱藏的生活,與我們公開的生活之間的比重是多少?是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二十,或者是甚麼的百分比?我們隱藏的生活跟我們公開的生活,這兩者之間的比重是多少呢?我問我自己,也問你們。我們公開的賞賜還有隱秘中的賞賜是哪一種積蓄的更多?你知道你會得著一些公開的賞報。有人稱許你、讚賞你,但是還有那是另外一種,是私下的,就是父給你的報答。哪一個比較多啊?
第三個問題,如果我們有這樣的一種隱秘的生活,我們就有真正的長大。如果我們要長得健康,我們需要有健康的隱秘的生活。所以我第三個問題是,表面的長大與真正或真實的長大對比。外表的長大就是恩賜的加增,成就的加增;而真實的長大就是除去,就是向己死,向肉體死,那個就是真實的長大。我們的長大是哪一種呢?
我要花幾分鐘在這個點上,因為昨天晚上我很摸著那篇信息說到生命的職事。當Ron弟兄坐下來的時候,我說,不得了,那個是倪弟兄和李弟兄職事的心臟。我幾乎好像看見他們的這個一生的電影,在我的腦海中。他們這一生和職事完全是滿了受苦,但那個受苦產生一種的生命,在千千萬萬的人裏面產生生命。我引幾個例子,因為我作了相當多的編輯的工作,所以也許我比你們眾人知道的更多,關於這兩位弟兄的歷史。
關於倪弟兄,你知道,Ron弟兄提到的關於祭司抬著約櫃站在約旦河中。那是一九三四年,倪弟兄所講的信息。那時候倪弟兄是在甚麼階段呢?他很有恩賜,他就像那些年輕人很聰明,很有恩賜,就像Ron弟兄所提到的那些年輕人。然後他被那些跟他同歲的人棄絕,再加上他生了肺病。那些年,他躺在床上,他也只能,一年只能釋放一兩篇信息。你把你自己擺在那樣的處境當中,不僅是肉身的感覺,更有心理的感覺,這個外面的人,當然,後來他就說外面的人破碎。這個外面的人不僅是指肉身的人,更是指你整個人。當他說祭司要站在約旦河中,我相信他是從他這個人的深處說出這樣的話。他是一個非常被破碎的人,那個時候他還很年輕。
你想一想,如果你是他,六年之久你不能盡職,只是因著人的誤會而不能盡職,你會在你裏面有甚麼感覺呢?這就是為甚麼,他恢復盡職之後,他就把這一切的信息傾倒出來,像《外面之人的破碎》這些信息都是在他恢復盡職之後。你如果讀李弟兄替他寫的傳記,你知道,在那個之後,你知道他經過的是何等的受苦。你知道那是多大的受苦,不是僅僅肉身的受苦,肉身生病的苦。他有感覺要寫這首詩歌《葡萄一生的事》,葡萄一生的事乃是滿了受苦,但是這個受苦產生職事,而當葡萄在冬天在外面受苦的時候,在寒冷之中受苦,卻是產生出酒來,叫人喜樂。這就是死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命在別人身上發動。
幾週以前,有人給我看一本書,這本書是批評倪弟兄,說他只是抄襲一些老舊的東西。這些人是那樣的攻擊倪弟兄。當我們說到倪弟兄的受苦,我們就說很難想像他二十年在監牢裏面是怎樣。我告訴你,有些事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這一分職事經過了甚麼呢?他經歷了這樣的,有系統的、還有心理上的這個折磨,直到他殉道。Ron弟兄寫了一些東西給我,他問我一些事。你知道倪弟兄,他受了這一切的苦,他這個人在外面誣告他,這個只是外表的,但是那個心理上的那個折磨,就是毀壞你自己這個人。
你們有些人知道,在韓戰的時候,有人也經過這樣洗腦的過程。我確信,倪弟兄也受過那樣的對待。我們沒有人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就把你這個人的自我完全扭曲了。我在編輯一個弟兄的傳記,說到人受了那樣的對待,這樣的一種折磨,不是僅僅在肉身上給你十字架,叫你受苦,更是扭曲你,扭曲你到一個地步,你否定了你自己,是以屬撒但的方式扭曲了你自己。我相信,職事,主所量給他的,是要他經歷那樣的事,為甚麼目的呢?
倪弟兄他年輕的時候,因為他的名字是那樣的被污蔑到一個地步,人都不敢講他。如果我那個時候是倪柝聲,我一切都完了。這個就是主所量給他的。他一九五六年被判刑,但是他的那本書《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是一九五七年出版,並且那本書是在這個華文的世界裏面達到了這個外語的世界,這個是遠超過他自己所能彀想像的。我要說這個就是出於死亡的生命。弟兄們,這個就是我們所傳承的,這是我們的先祖,這是我們的根基,是這個帶進主的恢復。
你們再想一想李弟兄。你說李弟兄從來沒有被監禁。但是你想一想,你栽培一些年輕人,但是過了一陣子,他們全部背叛你,你又從頭開始,你又作這樣的事,然後又發生這樣的事。這樣的事一再地發生,你會有甚麼感覺?如果你開始釋放信息,有所謂的某種的職事,然後你被控告,人家控告你,說你甚至不是在講聖經。你有那樣的惡名,一直到你死的那一天,那的確是背十字架。然而所產生的結果是甚麼呢?青年人,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道路,這個就是生命的職事。
這就是為甚麼我回到這篇信息的開頭,在這本書裏,它說到是從馬槽到十字架。Dick弟兄說,一九七七年,去看耶穌的墓,李弟兄說耶穌的墓不在這裏,這個十字架是在這裏。下一週就是復活節,他們要走這一條苦路十四站,第一站主耶穌被比拉多審問等等,這一步一步。我告訴你,主的站口不是那十四個站口,那十四個站口都是荒謬的。
主真正的站口,一站一站乃是從馬槽到十字架,每一站都是受苦。這個就是職事的受苦,是那個產生生命的職事。我說這就是李弟兄,這也就是倪弟兄。所以如果我們沒有那一個,主的恢復就改變了。不僅僅是我們講甚麼,更是那個見證。主是第一個榜樣,我相信弟兄們跟隨那個榜樣。所以,我實在感謝主,向我們所開啟的這一切。哦,主耶穌,我們願意成為那些跟隨主榜樣,過神人生活的人。
回到這篇信息,這一切事都是在隱秘中。你知道嗎?當倪弟兄的書傳遍全世界,現在人人都稱許他是一個偉大的認識神的人,那是公開的一部分,但是你不知道那個隱秘的部分。誰知道在那裏,在監牢之中,甚至在他下監之前所發生的是甚麼事。我只能彀猜想,像Ron弟兄說,那個是很深很深。所以我只希望加上這一點。來提醒我們眾人,我們在主的恢復裏是怎樣的人。
好,我的時間到了,我就把這幾個小點念過,這些點還是很重要。
b 己喜歡公開在人面前行事;己喜愛得榮耀,肉體喜愛被人注視。
c 我們若天天禱告而不告訴別人,或者不讓別人知道,這表示我們是健康的,並且我們正在長大;我們若一直告訴別人我們有多少禱告,我們就不僅要失去賞賜,我們也不健康,不會在生命裏長大—參十三6。
3 我們必須學習離開群眾、家庭、朋友、和召會裏的聖徒,去到更高一層的「高山」,與眾人分開,獨自與父在一起,隱密的與他有親密的交通。
然後4、5。他這個禱告的背景是甚麼呢?他到山上去禱告。
4 主獨自上山去禱告,指明他是求父祝福所有得享這神跡結果的人,使他們不滿足於那必壞的食物,反而尋求那存到永遠生命的食物—約六27。
我先前說過,李弟兄說,約翰六章五十七節是甚麼意思?「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那喫我的人」換句話說,他在告訴我們,你們忘掉那個五千人的神跡,那些的餅,你只要跟隨我所作的,我作甚麼?我上山去禱告,然後我因父活著。他這樣說有三個意思,第一,父差子,不是差他來作一個工作,乃是來過一種生活。活的父差我來過一種的生活,不是來作一個工作。主三十年來過那個生活,他只花三年半作那個工作。所以一比十。哪一個更重要呢?他的生活還是他的工作?活的父怎樣差我來,作甚麼呢?是要來過一種生活。我又因父活著,這個活著,主特別要提到活著。
是的,他來成功救贖,是的,他來完成父的經綸,但是他來是要給我們看見一種生活,這是甚麼生活呢?這種生活乃是因父活著的生活。換句話說,若沒有父他就無法生活。那是那種的生活,或者說是主所領受的那個託付。同樣的,照樣,他要我們眾人要喫他,不要喫那個物質的食物,乃是要喫這個榜樣,使我們能作他所作同樣的事,就是跟他學,那就是因他活著。喫他的人也要因他活著,這就是約翰六章的意義。不僅僅是他作活糧來滿足我們,乃是要把我們帶到一種的生活中,使我們因父活著,那個就是神人的生活。
5 他獨自上山去禱告,也指明他要得著父的指示,好知道如何照顧那藉著他的神蹟而得餧養的五千人。
今天在主的恢復裏,我們需要有這樣的心,照顧眾召會裏的人。但是我們這樣作的時候,需要憑著禱告,使我們知道如何照顧這些人,從父得著指示,來照顧神的子民。末了,第6小點:
6 這些功課是內在的、更深的、屬於生命的;我們需要從主學這些活的功課,使我們能進入神人的生活。
使我們能進入神人的生活。願主祝福我們眾人,使我們過這樣的生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