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貿易的邪惡和罪惡與關於基督和召會的神聖價值觀相對
本篇信息,是要來看貿易的邪惡和罪惡與關於基督和召會的神聖價值觀相對。在當前主的恢復裏,這兩件事可以說是攙雜着同時存在;但是按素質說,這兩件事是不能彼此和諧的,就如主所說,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太六24,路十六13)。我們可能不知不覺在思想裏受了貿易的邪惡和罪惡所控制,也可能是受關於基督與召會的神聖的價值觀所管治。
論到貿易的邪惡和罪惡,在撒迦利亞五章五至十一節有一個異象:『與我說話的天使出來,對我說,你要舉目,觀看所出來的是甚麽。我說,這是甚麽?他說,這出來的是量器;他又說,這是惡人在全地的形狀(看哪,有一片圓鉛被舉起來);這坐在量器中的是個婦人。天使說,這是罪惡。他就把婦人扔在量器中,將那片圓鉛扔在量器的口上。我又舉目觀看,見有兩個婦人出來,在她們的翅膀中有風,翅膀如同鸛鳥的翅膀。她們將量器抬在天地之間。我問與我說話的天使說,她們要將量器抬到那裏去?他對我說,要在示拿地爲她蓋造房屋;等房屋齊備,就在那裏把她安置在自己的地方。』這裏的量器,直譯是伊法器皿。
在舊約裏,伊法是量幹物的一種單位。如果有人要買特定分量的穀物,就需要這種器皿,如同我們今天所用的升、斗。這個器皿能够盛裝一伊法的東西,乃是供生意買賣使用。有一個婦人坐在量器中,稱作罪惡。這說出純商業按其性質說是罪惡的,是邪惡的。我們需要運用我們的靈、心和心思,讓主能對我們說話。但願我說這話,不是要與你們爭戰,而是與你們一同對抗我們共同的仇敵。
壹 量器的異象表徵地上商業或貿易的邪惡和罪惡(亞五5~11):
這篇信息會論到商業和貿易。我不是作財務顧問的人,我對理財看得很簡單,就是『勞苦』和『給與』。所以我不能幫你們斷定甚麽可以作,甚麽不能作。我只是神的奴僕,供應神的話語;我有責任在主的遮蓋之下,向主的恢復陳明這樣的話。
一 貿易表面上似乎很正派,實際上却是邪惡、滿了罪惡的(6~8):
1 量器的異象給我們看見,地上最邪惡的事就是貿易(5~11)。
從前我以爲最邪惡的事是政治。政治人物不講真話,我無法相信這樣的人能作正確的公僕。但現在我要從時代的職事學習,跟隨職事的發表說,地上最邪惡的事就是貿易。
2 那坐在量器中的婦人,表徵貿易裏的罪惡,如貪婪、欺詐、愛錢財(7~8 上)。
李常受弟兄乃是跟隨倪柝聲弟兄,並且在主的亮光之下,進一步發展倪弟兄的職事。我們今天也是根據兩位弟兄的職事得着這樣的發表。在倪弟兄的職事,特別是在他後期的職事裏,有一條線强而有力的說到純商業與基督徒謀生的職業。有兩種職業是與純商業相對的。一種是藉着工作謀生。這是神所命定的律(參創三17~19)。
一九七一年,李弟兄交通到關於全時間服事,他說,工作是一個律。我們可以從事直接的工作,例如從事農業,出産水果,然後把出産銷售出去。這是一種公正的、神所稱許的謀生方式。因爲我們照着神的命定,憑着勞苦工作,而得着報酬。這是公正的。你生産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給人,所以人付你錢;是你的勞苦帶給你報酬。另一種在我們的社會裏更爲普徧,就是有人在某種專業裏受過訓練,可能會操作機械,或者作醫生,有醫病的技術。你經過訓練的過程,得着技術,所以這是有意義的工作。你是給人有價值的服務,你得着報酬也是公正的。
純商業跟前面所說兩種正當的謀生方法不同。舉例來說,保羅是一個製造帳棚的人(徒十八3)。有需要的時候,他就製造帳棚出售。那是一種正當的工作。但甚麽是純商業?可能有的人很精明,他推測將來帳棚會有相當大的市場,於是就收購一些帳棚放在手邊,之後再賣出取利。他可能以進價的五倍把買進來的賣出去,這就是純商業。
他自己沒有製造帳棚,也沒有作任何的工,只不過是買進又賣出。他是這樣藉着買賣來取利賺錢。原則上,他就是要盡所能的從人身上奪取金錢。他對於人類社會沒有甚麽貢獻;他不作任何工,只是玩弄市場,用錢來賺錢。
倪弟兄說,『神不願意祂的兒女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賺錢。』(初信造就中册,二一九頁)神不願意祂的兒女只爲着賺錢而賺錢。基督徒不能賺錢,只能工作謀生。我再說,工作是個律。你工作不是要賺很多錢,工作只不過是維生;這樣你就能向主活着,以完成祂的經綸。倪弟兄說,『從聖經眼光來看,……神沒有要我們基督徒經商。』(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五册,一七七頁)我剛才說過,現在再說,保羅自己是從事製造帳棚爲業。他製造並出售帳棚,以顧到自己和同工們的生活;這不是純商業。但是也有人用錢來賺錢。他們沒有生産甚麽東西,事實上也沒有給人甚麽供應。他們惟一的目標就是把人錢包裏的錢奪過來。這就是純商業,按其性質而言是邪惡的、罪惡的。
3 這異象相當於啓示錄十八章裏大巴比倫的異象;這兩個異象給我們看見,在神眼中,貿易裏的罪惡是一種拜偶像和淫亂。
a 貿易的起頭聯於撒但,其結局聯於巴比倫(結二八,啓十八)。
(一)以西結二十八章是世界貿易的起頭,啓示錄十八章是世界貿易的結局,是世界貿易發展到最高點。
在舊約裏,有兩段話非常强烈的把撒但揭示出來,給我們看見在政權背後的撒但,以及在貿易背後的撒但。在以賽亞十四章,我們看見撒但與巴比倫王成爲一,在他背後操縱一切(12~15);而以西結二十八章暴露撒但乃是貿易的源頭:『人子阿,你對推羅的君王說,主耶和華如此說,因你心裏高傲,說,我是神;我在海中心坐在神的位上。你雖然居心自比神,也不過是人,並不是
神。……你靠自己的智慧聰明得了財富,積聚金銀在庫中。你靠自己的大智慧和貿易增添財富,却因財富心裏高傲。……因你貿易很多,你中間就被强暴的事充滿,以致你犯了罪。所以我將你當作俗污之物,從神的山驅逐你。遮掩約櫃的口基口路口伯阿,我已將你從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除滅。你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我已將你摔倒在地,將你擺在君王面前,好叫他們目睹眼見。你因罪孽衆多,貿易不義,褻瀆了你的聖所。故此,我使火從你中間發出,燒滅你,使你在所有觀看的人眼前變爲地上的爐灰。』(2、4~5、16~18)
(二)巴比倫是受神審判最重的,因爲它是貿易取利的集大成,也是犯罪的淵藪(啓十八2~3、5、15~17 上、20)。
啓示錄十八章說到物質的巴比倫,其中多次提到商人、奢華和財物,也提到商人哀哭,因爲那座大城毀滅了。四節說,『我又聽見從天上另有聲音說,我的民,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有分於她的罪,受她所受的災害。』我們常引用這節說到要從宗教的巴比倫,就是從分裂裏出來。但是更準確的說,這裏的呼喚是要人從物質的巴比倫出來。這物質的巴比倫就是純商業的終極完成。這應當叫我們受警惕,免得我們有分於她的罪,受她所受的災害;這罪就是邪惡的純商業。十八章後面接着說,『地上的君王,向來與她一同行淫、奢華的,看見燒她的烟,就必爲她哭泣捶胸;因懼怕她所受的痛苦,就遠遠的站着說,禍哉!禍哉!巴比倫大城,堅固的城,一個小時之間你的刑罰就來到了。地上的商人也都爲她哭泣悲哀,因爲沒有人再買他們的貨物了。……你魂所貪戀的熟果離開了你;一切的珍饈美味和華麗的美物,也從你中間毀滅,絕不能再找到了。販賣這些貨物,藉她致富的商人,因懼怕她所受的痛苦,就遠遠的站着,哭泣悲哀,說,禍哉!禍哉!這素來穿着細麻、紫色、朱紅色的衣服,又用金子、寶石和珍珠爲妝飾的大城;……他們又把塵土撒在頭上,哭泣悲哀,喊着說,禍哉!禍哉!這大城,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財寶致富,她在一個小時之間竟成了荒場。』(9~11、14~16、19)
敵基督的王國有三方面:政治的一面、宗教的一面以及商業的一面。物質的巴比倫很可能是指羅馬城,那裏有極多的資本,有無限無量的財富,乃是以西結二十八章中推羅的發展;那些活在純
商業範圍裏的人,因着其中的奢華而致富,至終他們要哭泣悲哀。
但與那相對的,還有另外一種的反應:『天哪,衆聖徒、衆使徒、衆申言者阿,你們都要因她歡喜,因爲神已經審判她,爲你們伸了冤。……這些事以後,我聽見天上仿佛有大批的羣衆,大聲說,阿利路亞!救恩、榮耀、能力,都屬於我們的神。祂的審判是真實、公義的,因祂審判了那用淫亂敗壞全地的大妓女,並且向她爲祂的奴僕伸了流血的冤。第二次又說,阿利路亞!燒妓女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二十四位長老與四活物,就俯伏敬拜那坐寶座的神,說,阿們,阿利路亞!有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神的衆奴僕,凡敬畏祂的,無論大小,都要讚美我們的神。我聽見好像大批羣衆的聲音,又像衆水的聲音,也像大雷的聲音,說,阿利路亞!因爲主我們的神,全能
者,作王了。』(啓十八20,十九1~6)你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甚麽事麽?就是宣布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7~9)。那醜陋的妓女巴比倫,無論是宗教、政治或商業方面的,都已經被了結。地上的商人哭泣哀號,但得勝者要喜樂歡騰,因爲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
對於這裏所說即將發生的審判,我們裏面將有怎樣的反應?對於即將臨到商業王國的審判,我們的反應會是甚麽?如果我們的魂牽連其中,如果我們是照着巴比倫的原則生活,如果我們積蓄錢財,只爲了得着更多的錢財,那麽到最後,我們就要哭泣悲哀。然而,那些有神聖價值觀的人,他們滿意於維生所必需的。他們寶貝包羅萬有的基督,憑那位愛召會的基督愛召會;無論羔羊往那裏去,他們都跟隨。他們將會喜樂歡騰,因爲他們要有分於那個極大的『阿利路亞』(十九6)。我不願有分於那個哀號,我要揀選有分於這個阿利路亞。因爲在我裏面,早就對這事有了一個決斷。
b 在貿易這範圍裏,那『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彼後一4)比其他任何範圍的事,更無情的糾纏人,甚至糾纏那些持守最高原則的基督徒,並且能輕易的擊敗他們,使他們敗壞(尼五1~13,十三10~14)。
尼希米記提到,當以色列人回到聖地,那裏發生了饑荒。窮人只能典了田地、葡萄園、房屋,要在饑荒中得糧食。那些貴冑和官長借錢給他們,竟然向他們收取利息,甚至有些人的女兒也被賣爲婢女(五1~10)。在瑪拉基書裏也有類似的情形,只是較爲間接。當時以色列人來獻祭物,沒有照着利未記的規例,反而牽來的祭牲都是有瑕疵的(瑪一6~8)。他們把這些東西獻給神,自以爲是敬拜神,却一點也不在乎所獻上的是甚麽。只要是對自己有價值、有好處的,就留給自己。他們是在一種自欺、着迷的光景中。相反的,尼希米是個積極進取的領袖。他沒有從弟兄取利,沒有要求得到應得的俸祿(尼五14~19),反而顧到服事的祭司和利未人的需要(十三10~14)。所以,他要將
那些取利的人從民中趕出去(五11~13)。
這並不是說你不能工作有所生産,也不是說你不能學得一技之長,服務人而得到報酬。我們在這裏所定罪的是純商業,即用錢來賺錢。我刻意讓自己對股票一無所知,因爲那可能是純商業。倪弟兄的信息不是給人規條,他甚至說到有些人作買賣是不得已的。我也不是給你們甚麽規條,但我們必須有神那樣的眼光,就像撒迦利亞看見的一樣。
地上最邪惡的事就是貿易,因在其中沒有作工,沒有服事人,只是巧妙的把東西買進賣出,以錢賺錢。這些人在買賣的事上很精明,他們能豫測再過兩年人會需要某種東西,就會有某種市場。所以他們很便宜的買進,很貴的賣出。我們要知道,全地的人都受了這個影響而敗壞了。
4 在示拿地爲那婦人蓋造房屋,表徵神的主宰必使以色列人在被擄時從巴比倫人所學商業中的罪惡,歸回巴比倫(亞五9~11)。
以色列人去巴比倫以前是農夫,甚至阿摩司也說過,『我原不是申言者,也不是申言者的兒子;我是牧人,又是修剪桑樹的。』(摩七14)但是以色列人到了巴比倫,就學會商業的技巧,把這樣的事帶回來。直到今天,以色列人中間那些不敬虔的人還是很精明,總有辦法把別人口袋裏的錢變成自己口袋裏的錢。這就是純商業。以上所說的是客觀的一面,接下來我們要看更內在的一面。
二 我們需要蒙拯救,脫離商業的頭腦(太十九27~二十16):
我們也許外面與貿易沒有牽連,但按着性質說,我們這人裏面的確有商業的頭腦。馬太十九章裏有一個事例,說到一個青年人來問主說,他該作甚麽善事,才可以得永遠的生命(16),主對他說,『你若要進入生命,就要遵守誡命。』(17)在二十節,那青年人對主說,這一切誡命他都遵守了。主就對他說,『要去變賣你的家業,分給窮人。』結果那青年人就憂憂鬱鬱的走了,因爲他有很多産業(21~22)。我們也許認爲,主是要叫那個富有的青年人付代價。就某一面說,主是要他
付代價,叫他脫離那纏累他的事,因爲財主進諸天的國是難的(23)。然而這不是說,這富有的青年人可以爲自己買得永遠的生命。
接着,彼得和主有一段對話,彼得乃是我們所有人的代表。在二十七節,他對主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了你,這樣,我們將來要得甚麽?』彼得的思想是認爲,他們爲主撇下了所有的,將來該得着回報。在人看來,彼得所作的,的確是在投資,他撇下漁船,又把妻子留在迦百農;他撇下一切跟從了主,他豈不是英雄,是在爲主殉道麽?他所作的,難道不配有所得着麽?所以,他問主他們將來要得甚麽?
主的回答分兩個階段。在二十八節,主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些跟從過我的人,在復興的時候,當人子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然後主進一步說,凡爲祂的名撇下房屋或是親人的,必要得着更多(29)。我們中間該有人爲着主,撇下自己的房屋,到較爲落後的國家傳福音;這樣的人將會有許多美妙的經歷。
到了二十章,主再講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意義很深。主說,『諸天的國好像一個作家主的人,清早出去,爲他的葡萄園雇工人,和工人講定一天一個銀幣,就打發他們進他的葡萄園去。』(1)這工錢是指國度作爲賞賜。我們知道那一天在不同的時間裏,都有人被帶進葡萄園作工,有的約是上午九時進去的,也有的約是在午後五時才進去;都已快到那一天的結束,主還要他們進去作工。末了,主照着祂所答應的,要把工錢給他們。祂是從那些後來的人開始發工錢,祂不是給他們十二分之一個銀幣,乃是給他們一個銀幣,就是國度,因爲祂滿有恩典。但那些先進來作工的,整天勞苦受熱,『也是各領一個銀幣。』
我們也許會有同樣的考量,那些在主恢復裏已有相當年日的弟兄姊妹,曾經移民多次,爲許多事付了代價,也經過了各種對付,應該多得賞報。在這事上,我們是否也有商業的觀念?
十節說,『那些先雇的也來了,他們以爲必要多領。』這個『以爲』是從商業頭腦來的。他們會想,如果沒有得到更多,這個交易就不公平。雖然開頭講定是一天一個銀幣(2),但我們這些先進去作工的,當然要得着更多。那些雇工的『以爲』是來自魂裏面的撒但,就是『己』;撒但的思想已經複製在人裏面。那些雇工以爲必要多領,結果還是只領一個銀幣,他們就埋怨家主。
主在十九章二十八節曾對他們說,在復興的時候,『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然而在召會時代,你們要勞苦,有的甚且還要殉道。有些人可能是在召會時代末期才進來,他們也要在榮耀裏得着國度。那先進葡萄園裏的雇工,對主心懷不平;主回答說,『難道我不可隨我的意思,用我的東西麽?還是因爲我慈善,你就眼紅了麽?』(15)主似乎是說,『我若願意把國度作爲賞賜給這個人,難道我不可以麽?我不能滿有恩典、恩慈、寬大麽?你以爲你進國度的路,是你買來的麽?你以爲你放棄你的工作、你的船、你的妻子等等,那就是你所付的代價麽?』
國度是無價之寶,不是我們能買得的。我們不能像行傳八章裏那行法術的西門(9)。要把錢給使徒,以買得權柄和屬靈的能力。在某地,有一個非常富有的人,曾興起許多召會;但他是用錢收買同工們對他的忠誠,至終引起召會中的風波。這就是商業頭腦所引起的難處。
主回答彼得在馬太十九章二十七節的這段話,是告訴門徒們,國度不是買來的,國度乃是賞賜。我們沒有辦法買國度,所以不要以爲你所付那一點點的代價,就如參加兩年訓練,或放棄在基督教裏作傳道人的地位,或是有甚麽其他的捨棄,就可以買到國度的賞賜。按照保羅所領會的,那些不過是糞土,是虛空;你捨棄那些,只不過是叫你得釋放脫離纏累。
千萬不要以爲自己的奉獻是自己所付的代價,因而要從神得這個或那個,要在國度裏有所得着。國度是無價的,但商業的頭腦總是用損益來量度一切的事;那是商業交易,以爲必須有報酬。我們需要看見,神的經綸、召會、主的恢復和要來的國度,都是無價的。在這事上,我們的心思需要得更新。
我們要進一步來摸這件事的核心。彼得是從那裏得來這種商業的想法呢?答案是在馬太十六章。聖經告訴我們,撒但是個生意人,他甚至對神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伯一9)那惡者認爲約伯服事主,是要從主有所得着,就是要在物質上興旺。撒但覺得他一旦碰着約伯,約伯就會離開主;這是撒但的思想。我們要看見,在人墮落的時候,撒但就把他敗壞的心思注射到人的魂裏,使人的魂成了己。這個己滿了與損益和買賣有關的思想,所以人就會問主:『我們將來要得甚麽?』這是來自撒但的商業頭腦。
在馬太十六章,撒但就已經進到彼得裏面。主說,『你不思念神的事,只思念人的事。』(23)人的事就是要得着利益,不要受苦,不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不要喪失魂生命(24~25);那就是人的價值觀,人的商業頭腦。在馬可九章,主告訴門徒,人子要受許多的苦,且被人視爲無有(12)。燔祭的灰表徵基督被消減成無有(利六10);但是彼得沒有這樣的思想,他有商業頭腦,認爲他已經付了代價,所以他問:『我們將來要得甚麽?』主似乎這樣告訴他:『我要把國度在
恩典裏賜給你。那是賞賜,不要以爲是你作工得來的。』我們不要以爲自己有很强的奉獻,爲主去過許多地方,所以可以憑着我們爲主所作的一切,從主得着國度。這種思想,在來世絕對進不了國度。
我們需要主來粉碎我們商業的頭腦,粉碎背後撒但的思想,使我們單純。爲甚麽我們服事主?因爲我們愛主。我們該以起初的愛,用上好的愛來愛主。是這上好的愛推動了上好的工作、那起初所行的(啓二4~5)。雅歌七章說,『我的良人,來罷,你我可以出到田間;你我可以在村莊住宿。我們清晨起來往葡萄園去,看看葡萄發芽開花沒有,石榴放蕊沒有;我在那裏要將我的愛情給你。』(11~12)我們與主一同到許多地方去,不是要得着甚麽;我們也不配得着甚麽。我們不期望得着甚麽,只因愛主而服事主。我們愛主,只因爲主的所是。
國度的賞賜將會來到,但能進入國度不是靠着我們的受苦、奉獻或所付的代價。我們都要蒙拯救脫離這樣的思想。但願主分別我們,使我們脫離一切的纏累,使我們能跟隨祂。
1 撒但是個生意人,是個商人,他的思想是照着他的商業原則(伯一9~11,結二八16、18,參啓十八2~5、9~19)。
2 彼得在馬太十九章二十七節與主講條件時,他的觀念是商業的,按着作工的原則;主答覆彼得時有力的指明,祂的賞賜不是商業的,乃是按着祂的意願和恩典(28~二十16)。
a 彼得天然的觀念,代表所有信徒的觀念,是商業化的(11~12)。
b 主在十四節的話粉碎彼得天然、商業化的頭腦,滅絕他商業的觀念(十六23~26,林後十4~5)。
一九八〇年代,聖徒們在臺灣常唱一首詩歌。這首詩歌所表達的,的確脫離了商業的頭腦:
一 當人棄絕地的賄賂, 前來爲神而活,
他所得的無限富有, 口舌難以述說。
因爲萬有全是他的, 生、死、或是事、物;
基督是他生命、呼吸, 也是他的住處。
二 像我這人,王肯選上, 有分祂的寶座,
而我竟然不肯應選, 這是何其奇特!
永遠勿說這是犧牲! 無論代價若干,
只要能入加畧聖軍, 權利都是難言。
三 起來!將這交易算看: 零碎換來整個—
萬事、萬物、加上萬人,竟都歸你得着。
當你屬祂,萬有屬你, 並且祂你合一;
你還得享無限生命, 權益有何能比!
(詩歌三五五首)
三 『沒有一個家僕能事奉兩個主;因爲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忠於這個輕視那個。你們不能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路十六13):
1 瑪門與神對立,指明錢財或財富是神的對頭,奪取神子民對神的事奉。
2 事奉主需要我們愛祂,將心給祂,也需要我們緊緊聯於祂,將全人給祂(太六19~21)。
a 這樣,我們就從瑪門的霸佔和篡竊得着釋放,可以完全並徹底的事奉主(四10)。
b 我們要事奉主,就必須勝過誘惑人、欺騙人的不義瑪門(路十六9、13,太十三22)。
3 在復活裏饋送錢財和物質的東西,有力的指明我們是在復活裏,在神的行政之下,並且勝過了財物的霸佔(林前十六1~3,徒二44~45,四32~35,十一29)。
保羅在林前十五章說到復活,然後在十六章他說,『每逢七日的第一日,你們各人要照所得的昌盛,拿出來儲存着。』(2)這裏沒有說十分之一。如果我們在復活裏,在神的行政之下,就會勝過財物的霸佔,而在基督復活的生命裏有所給與。我們需要看見,神不定罪人擁有財産。聖經沒有明文說,人不可以富足。提前六章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要行善,在善事上富足,甘心分授,樂意與人同享(17~18)。聖經給我們看見,神並沒有定罪有錢的人,但聖經囑咐我們『不可貪愛錢財』(來十三5)。有的人也許很富有,但是他們不貪愛財錢,不被財物霸佔;然而,有的人也許不富有,却是貪戀錢財,全人消耗在貪婪之中。不要以爲有錢才會使人失敗;也許我們一無所有,但我們裏面是被錢財所充滿。求主光照我們心思的深處,叫我們看見自己裏面有多少是被錢財霸佔了的。
四 『你們生活爲人不可貪愛錢財。』(來十三5 上):
1 人無論愛甚麽,他的全心,甚至全人,都是擺在所愛的上面,被其霸佔並得着(參可十二30,提後三1~2 上)。
2 『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試誘、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溺在敗壞和滅亡中。』(提前六9)
在召會生活中,我們看過好多這樣的事例發生;我們要受警戒。
3 因着貪財,有人就受迷惑,離棄了信仰,用許多苦痛把自己刺透了(10)。
有些人到了中年,心理上是那樣的痛苦,但那不是十字架的苦,而是因着他們貪愛錢財,追求錢財,所帶來的苦痛。
貳 我們需要有神聖的價值觀,好珍賞基督無上的寶貝和召會超絕的價值(路十六15 下,彼前二4、7,太十三45~46,徒二十28):
相信在這次的訓練裏,主要實際的對付我們裏面的情形。在主的恢復裏,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寶貝基督;在召會生活中,也不是每個人都寶貝召會生活。在第一篇信息裏,我們曾經提到召會中有些作父母的,因着扭曲的價值觀,會攔阻兒女參加全時間訓練,而希望他們去找工作、賺錢。
這是甚麽樣的價值觀呢?如果我們有真正的、神聖的價值觀,就能珍賞基督無上的寶貝與召會超絕的價值。作父母的應該棄絕所有攔阻兒女參加全時間訓練的思想,並且盡全力扶持兒女,對他們說,『你只要愛主,照着主的帶領往前去;那帶領你的主會照顧我。我知道你會孝敬我,但是你給我最大的孝順,就是你愛主。如果主帶領你去歐洲或是去非洲,你儘管去。』
也許有人誇耀他的兒女,得到了博士學位,或找到好的工作。但我却願意成爲『愚妄人』,誇我的女兒經歷外面之人的破碎,願意受剝奪,好來贏得基督。我也願意誇我的兒子是在神管理的手下,受神的訓練而學習信靠神。盼望我們的價值觀都有所轉變。
一 聖經說了許多關於一個人價值觀的改變(詩一一八22,林前一18,太六32~33,十37~38,十六26,十八8~9,二十25~27,伯二二23~28,來十一24~26)。
1 一個人信主以前,他的價值觀是悖謬的;但一個人一得救,他的價值觀就有所改變(路十九2、8~9)。
2 我們在價值觀上若有徹底的改變,就知道揀選上好的(十41~42,太二六6~13)。
二 我們需要珍賞基督無上的寶貝(可十四3~9)。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人用太多的話語,來告訴我們基督的寶貝。我們需要的乃是揭示。當我們讀以下的信息時,但願我們真實的向主敞開;我們需要珍賞基督無上的寶貝。
1 『你們來到祂這……神所揀選所寶貴的活石跟前』;『祂在你們信的人是寶貴的』(彼前二4、7 上)。
a 四節的『寶貴』,是指被人承認並看爲尊貴的寶貴。
b 神所揀選的基督這塊石頭,是神所寶貴的房角石,在信祂的人是寶貴的(7 上)。
但願在擘餅聚會裏,主對我們是寶貴的;在祂的筵席上,祂對我們應該是寶貴的。
c 我們需要有異象,看見基督的寶貴(4、7 上)。
爲此,我們需要更多的禱告。然而,我們的禱告不該僅限於外在的事,我們要更多爲着內在的事禱告。我們要向主求異象,使我們看見基督的寶貴。
2 『只是從前我以爲對我是贏得的,這些,我因基督都已經看作虧損。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看作虧損,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我因祂已經虧損萬事,看作糞土,爲要贏得基督。』(腓三7~8):
對於我們的碩士、博士學位,或薪水、物質生活等等,我們都應當看作虧損,正如保羅那樣,因基督虧損萬事,看作糞土;我們需要有這樣的觀念。作父母的也需要有這樣的觀念。你們給兒女受最好、最高的教育,他們在校名列前茅,畢業有了學位之後,又找着好的工作,在專業上很有成就,然後,主來呼召他們。若是他們答應主的呼召,有甚麽能比這個更好呢?人撇棄一切來跟從主,有甚麽比這個更喜樂呢?這表示主對他們是寶貴的。
在有些人身上,主是何等的寶貴,因此他們參加了壯年班訓練,或是去東歐服事。然而,有些人還在籌劃自己的生活,愁煩該如何投資。對於那些要贏得基督的人來說,這些都是糞土,他們不願留在這些『狗食』裏面,因爲他們已經得着宇宙的至寶。
a 我們需要認識基督的超越,祂無上的寶貝;沒有任何人事物,比在我們裏面的主耶穌這珍寶更寶貴(林後四7,歌五10~16,太十37)。
b 以認識基督爲至寶,是來自祂人位的寶貴(十七5,西一13)。
c 當神將基督啓示給保羅,他就看見基督的寶貴、超絕和無上的寶貝,並且虧損萬事,看作糞土,爲要贏得基督(加一16 上,腓三7~8)。
詩歌三百八十八首第九節說,『我既得到這樣至寶,我心怎不歡呼!歡呼基督給我得到,何等一位基督!』我能見證,雖然我一無所有,但我在主面前一點沒有懊悔。
3 『耶穌……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祂的頭上。』(可十四3):
這是聖經中一段我們很熟悉的話,但願這話對我們常是新鮮的。
a 福音使真信徒寶貴主耶穌,珍重祂無上的寶貝(3~4)。
從福音書中這個女人爲主傾倒香膏的事例,我們可以看見商業思想與神聖價值觀相對。不僅猶大,還有其他在場的人,都在計算那一玉瓶真哪噠香膏的價值。在他們看,這香膏可以賣三百多銀幣,分給窮人。他們就向那女人怒氣衝衝(3~5)。這就是人的商業頭腦;這樣的言論使那女人受苦。但耶穌說,『由她罷!你們爲甚麽難爲她?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6)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麽地方傳揚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爲對她的記念。』(9)
聖經說到這件事,是很有意義的。我們都需要經過一個過程,使我們至終成爲像那女人一樣。正如補充本詩歌三百零五首第三節所說:『寶貝主,我將真哪噠香膏,爲你愛,欣然打破傾倒,我的主,我前來膏你的頭,看哪,主,爲你我獻上好。』但願我們從深處,向主傾倒出這樣的愛。我們是那樣寶貝祂,我們對祂最深的經歷是爲着祂,我們最高的行動是爲祂枉費,把我們內裏的構成傾倒在祂身上。
b 福音的目標是要我們將最寶貴的傾倒在主耶穌身上,將自己『枉費』在祂身上(太二六6~8、8 註1)。
如果你決定參加全時間訓練,而你的朋友、父母說,『這是何等枉費!』你應當說,『讚美主,我願意參加全時間訓練,藉此經歷基督。在我完成學業後人生的第一個階段裏,我願意傾倒自己給主。我也要把我的餘生奉獻給主,願意過簡單的生活。我要經歷基督,享受基督,贏得基督;不僅供應基督給別人,更願意有一些東西是單單保留給主的。』主所要得着的,乃是脫離了貿易,而完全在神聖價值觀之範圍裏的人。
三 我們需要珍賞召會超絕的價值(十三45~46,徒二十28)。
基督愛召會(弗五25)。當祂在十字架上受苦時,召會就是那擺在祂前面的喜樂(來十二2);祂爲召會變賣祂一切所有的。
1 『諸天的國又好像一個商人,尋找好珠子,尋到一顆珍貴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珠子。』(太十三45~46):
一九六六年,我初次看見關於神的定旨,以及召會立場的真理。當時,主向我開啓兩處聖經節,一是約翰十四章二節:『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是爲你們豫備地方。』另一處是馬太十三章四十六節:『尋到一顆珍貴的珠子。』藉着這兩節聖經,我知道我該留在甚麽地方。當時,神學院裏的同學都無法理解,認爲我有問題;但我相信,至終他們會承認我的選擇是最好的。這完全是主的憐憫。聖徒們,現在還不太遲,即使是到了午後五時,還是可以進到葡萄園作工,永遠不會太遲(二十6~7)。
a 十三章四十五節的商人是基督,祂爲着國度尋找召會。
b 在十六章十八節和十八章十七節,祂尋到召會後,就爲着國度去十字架,變賣祂一切所有的,買了召會。
但願召會之於我們,有這樣超絕的價值。我們願意爲着召會,將我們所有的時間、體力、財物、前途、才幹、親人、家庭和一切,全都奉獻給主。對於我們,召會應該是一顆珍貴的珠子;因這緣故,我們在召會裏服事,供應聖徒,洗聖徒的脚,與仇敵爭戰,建造身體,豫備新婦,爲着轉移時代,帶進國度。
2 『聖靈立你們作全羣的監督,你們就當爲自己謹慎,也爲全羣謹慎,牧養神的召會,就是祂用自己的血所買來的。』(徒二十28):
神自己的血,乃是祂所付的代價。神兒子耶穌的血,乃是神對召會價值的估量。
a 『自己的血』指明神寶愛召會,以及召會對神猶如珍寶,有寶貴、超絕的價值。
b 保羅在這裏所着重的,乃是召會的價值對神猶如珍寶,是祂用自己的寶血所買來的(約壹一7,彼前一18~19)。
保羅是我們的榜樣,當他在往大馬色的路上,遇見了大光,看見那個團體的『我』,就是團體基督的異象之後(徒九1~5),他不只活在主面前,也活在身體裏。包羅萬有的基督取得了他,之後他所有的生活,完全是爲着基督那心頭的願望,就是召會而活。他原是迫害基督徒的人(13~14),因着主的顯現,他看見了基督與召會的異象,就願意把自己傾倒出來,甚至成爲奠祭,澆奠在聖徒信心的祭物和供奉上(腓二17)。保羅是個榜樣,相信主也能把我們作成和他一樣。我們都要循這個方嚮往前,至終無論是被提,或是在主裏睡了,原則上都是作爲奠祭澆奠上去。
香膏是倒在主身上,奠祭的酒是倒在召會之上。
c 召會對於保羅是那樣寶貴,因爲他知道主的心願是要得着召會,是祂用自己的血所買來的;因此保羅願意,極其喜歡爲召會花費,並完全花上自己(弗一5、9,太十六18,林後十二15)。
我們願意在主面前有這樣的定意:我們不是爲着貿易,我們乃是爲着基督與召會。
禱告:哦,可愛的主耶穌,就在這個時候,我們寶貝你,遠勝過從前。謝謝你向我們說話,給我們看見量器的異象。主阿,把這個量器送回巴比倫,把它從你的恢復裏驅逐出去。願意你的恢復充滿了神聖的價值觀,珍賞你無上的寶貝並珍賞召會超絕的價值。主阿,求你在我們衆人裏面作深刻而永存的工,使我們因着愛你,而有起初的工作,並願意憑着你這位愛召會的基督來愛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