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 年秋季長老及負責弟兄訓練
主題:召會作基督身體的異象、實行與建造

第五篇 實行召會生活極重要的經歷(二)
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之生活的各方面

在早上第二堂聚會,我們要實行召會生活極重要的繼續,講到經歷的第二部分。跟上一篇信息像鐳射一樣的聚焦,在這一篇信息,這一堂聚會中,我們要摸著一些更廣泛的事情,要摸到召會生活的各方面。然而負擔仍然是一樣的,我們要摸的召會生活的實行不是外在的一面,而是照著神的心意,按著祂的性情和法則,我們要來看我們在召會生活應該有如何的實行。在這篇信息中,標題是: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之生活的各方面。召會生活不是一個組織,不是一種宗教的團體,這是一個活的生機體,這是基督的身體,三一神的生機體,這是生命的實體,滿了生命的實體。所以,在我們實行召會生活時,我們需要記住,我們在這裏不是只是作一種形式,一種宗教的規條,或是照著我們的文化或背景、傳統,我們在這裏是這個生機體的肢體。所以,在我們實行召會生活時,我們需要有這個極強的專注。我們實行召會生活是作爲,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的生活。
我在這裏要讀一個註解,在以弗所書四章一個重要的註解,在第一節,第一節的註解。第一節註三:本書可分爲兩大段。第一大段由一至三章組成,啓示召會在諸天界裏、在基督裏所得的福分與地位。第二大段由四至六章組成,囑咐我們關乎召會在地上、在聖靈裏該有的生活與職責。
基本的囑咐,乃是要我們的行事爲人與所蒙的呼召相配,這呼召就是一章三至十四節所啓示、那賜給召會之福分的總和。在召會中,在三一神豐盈的祝福下,聖徒的行事爲人該與父的揀選和豫定、子的救贖、以及那靈的蓋印並作質相配。因此,我們在四至六章可以看出,一面是召會應有的生活,另一面是召會應負的職責。
所以,在這裏很清楚,以弗所書的頭三章,我們看見這個美妙、深奧關於召會的啓示。召會是基督的身體,那在萬有中充滿萬有者的豐滿。
到了第二大段,以弗所書四至六章就專注在,也就是這篇信息所要專注的,我們是要摸到一種生活,這一個召會不只在啓示上是高的,是大的,並且召會作爲三一神生機體該有實際的,在地上該有一種實際的生活。
所以,我們要摸到幾個點,是論到召會生活的各方面,作爲在基督的身體之生活的各方面。當我說到生活的時候,我的意思不只是不正式的。
我也聽過一種說法說,我們活著過召會生活,意思是,召會生活不只是聚會,我們有在家裏的召會生活,非常甜美的召會生活,就像一家人一樣。我並不反對這些說法。但我相信,當保羅說到這個生活的時候,在以弗所的第二大段,他不是只是說到一個召會很自由、不正式這樣的一種召會生活,我們所說到的是要摸著一個內在的聯於三一神分賜到我們裏面的事,這是聯於三一神構成到我們的所是裏。我們可以有一個非常甜美、美妙的召會生活,但卻缺少了三一神的構成。那種生活並不是那麼有價值,在神的經綸中不是那麼有價值。神要得著一個召會生活,這種生活,這個真正的生活是基督身體的生活,作爲對父、子、靈所構成的生活,以一種內在的方式來構成。
所以,我禱告,早上的這篇信息,我們要摸到幾個點,幾個項目。願主帶領我們,一面我們會摸到許多項目,但我們不要受打岔,我們仍然留在這個焦點上,也就是留在基督的身體這個生機的生活,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生機的生活。
我們來到第一大點。

壹 我們若要實行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的生活,就需要經歷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弗四12、16、18、21、24、30:
我喜歡用Ed 弟兄常用的辭,在以弗所書有一件很值得注意的就是,召會,在以弗所書的每一章,我們都看見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換句話說,我們要實行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的生活,就需要時時在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之下。
我知道,我們許多人,許多弟兄,已經在主的恢復一段年日了,我們曾經聽過李弟兄或其他的弟兄們講到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可能成百甚至上千次了。但今天早晨,我要再題到這件事情,再強調這件事情,著重的講到這件事情,希望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方式。當我們活在召會生活中的時候,活在基督的身體裏面的時候,我們需要時時留在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之下。
以弗所書中的每一章,從第一章講到召會作爲那在萬有中充滿萬有者的豐滿的構成,我們需要父的豫定,祂的揀選,以及子的救贖,靈的蓋印和作質。到了第二章,爲了創造一個新人作爲神的傑作,我們需要神使我們從死復活,需要子的十字架,需要在靈裏進到父面前。到了第三章,爲著信徒的經歷要產生召會作爲神的豐滿,我們需要父加強,藉著那靈加強我們到裏面的人裏,使基督能彀深深的安家在我們心裏。到了第四章,爲著建造召會作爲長成的人,我們需要在父神聖生命的供應之
下,活出在耶穌身上的實際,子基督在身上的實際,並且在神的聖靈的蓋印之下。到第五章,說到一個正確的基督徒生活,要產生召會作爲基督的配偶,我們需要有一種生活,總是讚美主,有那靈的歌,向父獻上感謝。到了第六章,我們要從事屬靈的爭戰,屬靈的戰士,我們需要穿上神全副的軍裝,在主裏得著加力,來使用那靈的劍。
弟兄們,在這一卷論到召會的書中的每一章都向我們啓示這一件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這件事。按著前面一篇信息講到,外面之人的破碎,否認我們的魂生命,使我們敞開。弟兄們,我們需要作敞開的器皿,讓三一神自由的將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認識神的經綸與神聖的分賜有關是一件事,但作爲一個敞開的器皿,讓祂將祂自己自由的分賜到我們裏面又是另外一件事。這件神聖的分賜包括兩個方面,一面是在神那邊,一面是在我們的接受。對於神來說,父神,父、子、靈祂正在豐富的分賜,但我們這一面又如何呢?我們敞開麼?我們是不是讓這個分賜從早到晚不斷的進行,甚至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都在神聖的分賜之下呢?敞開,願意這件事是極其重要的。一面神要分賜,祂要作我們的內容,祂要作我們的中心,但我們是不是讓祂分賜呢?我們願意向祂敞開麼?我們願意將我們的心轉向祂,我們的心思,情感,意志,我們的整個全人都向祂敞開,讓祂自由的分賜到我們的裏面,這是很重要的。若只有神想要分賜祂自己,我們卻不敞開,或是只是很限制的,使祂受限制的一點點的敞開,神就沒有路進到我們全人裏面。我們外面的人需要被破碎,我們魂的外殼需要除去,使三一神能自由的將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
所以弟兄們,我實在盼望我們能親身的將這件事帶到主的面前。我們不該以爲我已經認識神聖三一神聖分賜了,我們要到神面前問的問題是:『主,我有多敞開呢?我這個器皿是全然敞開麼?或是我仍然跟你討價還價,仍然跟你有爭執,讓你進到這部分,卻不讓你進到那部分?』所以,我們要有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之生活的各方面,我們就需要時時經歷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

一 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是我們作爲信徒、基督身體的肢體以及新人的各部分之日常生活的基礎—林後十三14。
這是基礎。弟兄們,這是基礎,一切都是蓋造在這個上面。我們若不享受、有分於三一神的持續的神聖分賜,無論我們作甚麼,都是表面的, 我們無論作甚麼,都是人工的。只有當我們實行召會生活,在這個基礎上,這個神聖三一神聖分賜的基礎上,無論發生甚麼事,都會是生機的,都是出於祂的。

二 神的生命乃是爲了在祂神聖的分賜裏,用祂的豐富供應祂的兒女—弗四18。
以弗所書四章十八節是講到外邦人,保羅說,『他們在悟性上旣然昏暗,就因著那在他們裏面的無知,因著他們心裏的剛硬,與神的生命隔絕了;』神的生命,我們都不是外邦人,我們乃是神的眾子,我們不該與神的生命隔絕,我們不該從神的生命被切斷。外邦人的特徵就是,他們與神的生命隔絕,他們與神的生命無分無關。但我們作爲神的兒女,神的生命已經複製到我們裏面,我們已經得著重生,藉著神的那靈重生了我們,我們不該從神的生命被隔絕,被剪除,反而我們應該時時的聯於、有分,聯於這一個神的生命。爲著在我們裏面神的生命,讚美主!
這個生命供應我們神聖分賜一切的豐富。

三 那在耶穌身上的實際,乃是神生命的實行,就是當耶穌在地上生活時,神的生命在耶穌身上所顯出的實行—21 節:
二十一節說到,『如果你們真是聽過祂,並在祂裏面,照著那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受過教導,』這個『那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是甚麼呢?
這個實際是指著耶穌作爲一個在地上的人,無論祂如何生活都是真理,都是實際,因爲祂憑父而活,祂因著父而活。父就是實際,父就是真理,所以,無論子如何生活,祂都活出實際,祂的生活是一個真理,是一個實際,祂實行出神的生命,在人性中實行出神的生命。
1 這是神聖生命實化並實行出來,成爲耶穌人性中的實際。
在以賽亞七章十四節講到,基督要由童女所生,稱爲以馬內利。那邊講到,『祂必喫奶酪與蜂蜜,直到祂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這個豫言講到基督這神人祂的生活,祂作爲一個在地上之人的生活,祂喫奶酪與蜂蜜。奶酪乃是最豐的恩,神的生命最豐富的恩典;蜂蜜是神的生命最甜美的愛。耶穌作爲一個人,祂喫父神最豐富的恩典與最甜美的愛,直到祂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這裏的善當然是講著神純全的旨意、美善的旨意。基督活出這個實際,是因著祂享受父的生命最豐富的恩典與最甜
美的愛。
 2 這在耶穌身上的實際,乃是爲了用基督人性中敬虔的生活灌輸信徒。
耶穌作爲一個人,祂活一個滿有實際的生活,因爲祂憑著神的生命過生活。這一個實際成了一個榜樣,成了一個模型,來灌輸我們,灌輸信徒,是用基督人性中敬虔的生活灌輸信徒。

四 三十節說到『神的聖靈…,你們原是在祂裏面受了印記,直到得贖的日子』:
這是那靈的分賜,那靈在蓋印我們,直到得贖的日子。
1 這靈乃是蓋印的靈,甚至就是我們眾人所受印記的印墨—一13。
我實在寶愛這個蓋印。你不也是麼?這不只是在古代,官員爲了一些公文,他要蓋印。當蓋印的時候,就將這個印墨傳輸到這個紙上,從印章一直到印上。今天三一神在那靈裏,也要將這個印墨傳輸到我們裏面。
我想,我們在這邊都被這個印墨所沾濕,祂正在使我們沾濕,我們都需要作濕的人,也就是滿了神聖印墨的人。
2 這蓋印之靈的內容、元素、素質,就是神聖的生命加上耶穌實際的人性—四18,徒十六7。
這蓋印之靈是蓋印甚麼呢?那個素質、內容、元素,一點不差就是神聖神的生命加上耶穌實際的人性在人性裏活出來。在約翰十六章,講到實際的靈,祂從子領受了一切,子又是從父有所領受,子從父有所領受,那靈從子有所領受,那靈作爲這個印,將印墨應用在我們身上,使我們滿了父、子、靈所是的一切。
3 這蓋印的靈以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的三一神浸透、滲透並泡透我們—林後十三14。
爲著浸透、滲透,爲著泡透,讚美主!就像Ron 弟兄之前建議我們所禱告的。三一神要爲著召會,將祂自己構成到我們裏面。我們也應該禱告:『主啊,浸透我,滲透我,甚至泡透我。用你的靈滲透、浸透、泡透我,也就是經過過程終極完成之三一神的實際。』我們需要滲透、浸透並泡透。召會生活不該只是一些外面的實行,作一些外面的活動,召會生活應該是我們所充滿之事的彰顯。我們需要更多的浸透,更多的滲透,更多的泡透。每一天我們都需要花時間與主同在,讓這蓋印的靈浸透、滲透並泡透我們,召會生活自然而然就成爲一個結果,乃是出這一種的浸透、滲透並泡透。這也就是豐滿的意思。豐滿就是滿溢,豐滿就是自然的從我們裏面湧流出來,因爲我們充滿、浸透到一種地步,就有一種東西湧流出來,召會生活就是一種豐滿、一種湧流,是那一位在萬有中充滿萬有者的湧流、豐滿。
所以,我盼望我們看見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這個神的生命在耶穌身上是實際及蓋印的靈,能彀使我們過一種召會生活,乃是基督身體的生活。父的生命就是那在耶穌身上的實際,父的生命就是那在耶穌身上的實際。在約翰壹書五章二十節告訴我們,祂是真神。這是真神,祂就是真理,祂就是實際,神是真理,神是實際。神的生命就是那在耶穌身上的實際,就是耶穌所過的生活。主耶穌在約翰十四章六節說,『我就是道路、實際、生命;』在約翰十六章,這裏講到實際的靈。
所以,

五 父的生命就是那在耶穌身上的實際;這實際作爲父生命的實行,又成了蓋印的靈—弗四1、21、30:
蓋印的靈也就是實際的靈。因此整個三一神就是實際。
1 這蓋印的靈以耶穌日常生活的實行中那神聖的生命浸透、滲透、泡透我們,使我們的生活成爲耶穌生活的複製。
2 藉著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連同父的生命、那在耶穌身上的實際以及那靈的蓋印,我們能有一種日常生活,就是在基督的身體這新人裏的生活—12、16、24 節。
所以,每一天,我們都要讓我們全人在這一個大的澆灌、大的分賜之下。父的生命,耶穌身上的實際,以及那靈,蓋印的靈將祂自己分賜、構成到我們裏面。只要我們向祂敞開,祂就將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
我們有多敞開就決定祂能彀浸透、滲透、泡透我們有多少,這也會決定我們有多少成爲祂的複製。好,這是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之生活的第一個方面。

貳 爲著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的生活,我們需要達到信仰上並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上的一—13 節:
這一個在基督的身體裏的生活,我們所題到的這一種生活,不是一種停留、停滯的生活,而是一種往前,一種一直前進的生活,在旅程中的生活,直到一個目的地。以弗所書四章十三節告訴我們,『直到我們眾人都達到了信仰上並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的一,達到了長成的人,達到了基督豐滿之身材的度量,』

一 在三節那靈的一,是在實際上神聖生命的一;十三節的一,是在實行上我們生活中的一:
這個一是那靈的一,是因著那靈就是三一神的實際,三一神就是一,因此,那靈作爲三一神的實際就是我們的一。當我們蒙了重生,我們就接受那靈到我們裏面,我們就有這靈,就具有了那靈的一。因此,每一個真信徒,只要他裏面有那靈,他就擁有這那靈的一。所以,你可以說,每一個真信徒我們都是一,因爲我們裏面都有那靈的一,這是實際上的一。
保羅囑咐我們,在三節中囑咐我們,要竭力保守那靈的一。這樣的囑咐說出兩件事,第一,這說出這個一乃是我們已經具有的,所以我們需要保守,我們不需要求,我們已經有了,已經是我們所擁有的。但這也告訴我們,在某一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失去這一。我們需要竭力的保守那靈的一,這是我們已經擁有的,但我們若不竭力保守,就有可能我們會失去這一。我意思不是我們會失去三一神,三一神一進到我們裏面,我們就不會失去三一神,但保羅是甚麼意思呢?保羅講到我們要竭力保守那靈的一是甚麼意思呢?因爲他是接續。接著他講到,直到我們眾人都達到了信仰上並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上的一。還有一種一,還有一個方面是我們仍然在過程中,直到我們能彀得著完滿的。我們已經有這個實際上的一,但我們需要達到實行上的一,也就是信仰上的一。如果我們不往前,我們就有可能失去我們這已經擁有的一,在經歷,在實行中,我們還是有那靈的一,但在實際,在我們實際的享受,在我們的有分上,事實上,我們需要往前,直到達到信仰上並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上的一,否則我們就會失去這一。
好,我們繼續,
1 實際上的一應當實行出來而成爲實行上的一—3、13 節。
2 十三節的『達到』一辭,指明我們要達到實行上生活中的一,需要經過一段過程;實際上的一是開始,實行上的一乃是目的地。
這條線就像是我們的旅程,在一端,我們有那靈的一,這是我們的開始,是我們的起點;這裏是終點,目的地,也就是信仰上的一。起點是在實際上的一,終點是實行上的一。弟兄們,我們都在這一個旅程中,是麼?不要只留在起點,不要留在起點,我們是從那裏開始的,但我們要往前,我們需要一直的向前,在這個旅程中一直往前。很遺憾,今天許多神的兒女在接受神的靈之後,他們就留在那靈的一,他們不往前,至終,在經歷上,那個實際上的一成了一個虛空的一。理論上我們可以
說,我們在那靈裏都是一,但是我們卻分裂在許多的工會裏。弟兄們,我們都要往前,我們需要達到。我們在那裏呢?我們是在那裏呢?我們當然已經從起點開始,我們正在往前,直到我們都達到,眾人都達到這個目的地。我不是說我們已經絕對到這個目的地,我要說,但我要說,主的恢復藉著時代職事的幫助我們是非常接近目的地。讚美主!不久我們就要完滿的達到目的地。這乃是實行上的一。保羅說,這就是信仰上的一以及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上的一。所以,弟兄們,當我們留在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之下時,我們不該只是留在這個地方,我們需要一直的往前,我們需要進步,我們要追求,直到我們眾人都達到。事實上,實際上,這一個追求就是我們的長進。保羅勸我們,我們要長大,那個長大,我們要往前,惟一的方法就是長大。

二 實行上的一就是信仰上的一—13 節:
1 十三節的『信仰』不是指我們信的行動,乃是指我們所信之事,就如基督神聖的身位,以及祂爲我們的救恩所成就救贖的工作—提前一19,六10、12、21,猶3。
這裏的信仰,保羅囑咐我們要持守的信仰,甚至在猶大書說,我們要爲信仰爭辯。它是指著我們所信的內容,所信的對象,所信之事,就如基督的身位及祂救贖的工作。事實上就是我們的救恩。我們在這件事上不能妥協,在這個信仰上不能妥協,這是所有信徒,交付給所有信徒的信仰。基督徒若是從一切的道理,一切道理的爭執、偏好回到這一個信仰上,回到基督的身位,回到基督的工作上,我們就能在實行上成爲一。
但很遺憾的,今天基督教有許多基督徒仍然喜歡不同的道理,有些人喜歡有管風琴的聚會,有些人喜歡用鋼琴的基督徒聚會,或者喜歡浸水施浸的基督徒聚會,或是喜歡點水禮的聚會,有各種不同的實行,照著人不同的口味和偏好。但弟兄們,這一切的事無論你守日,覺得這日比那日強,還是你要安靜或是喧嚷的聚會,這都,都不在這些事。這些,李弟兄說都像玩具,就像兒童的玩具,我喜歡這一個兒童列車,這個小火車,我喜歡這個小動物,你是在玩玩具。我們需要回到信仰,信仰就說到基督的身位和祂救贖的工作,直到…。如果我們不回到信仰,我們仍然會分裂,照著我們喜歡的道理教訓而分裂。甚至禱讀也不是信仰,禱讀並不是我們的信仰。我們是非常享受禱讀,但這並不是信仰,若是你不同意禱讀,但你還是可以跟我們一同聚會,因爲你已經接受了信仰,爲祂的血所洗,接受了祂的靈。最重要的是這一個信仰。
我們作爲信徒,都要長大,脫開我們的孩子氣,脫開我們的幼稚,脫開這一切的爭論,這一切的問題,回到基督的身位,以及祂救贖的工作。
2 在召會生活裏,我們只有一件事是特殊的,就是信仰;在接納信徒上,除了信仰以外還堅持任何事,都會引起分裂—羅十四1,十五7。
在召會生活裏,我們只有一件事是特殊的,就是信仰。弟兄們,我們有一件事是特殊的,不是禱讀,不是呼求主名,不是方形的聚集,我們的特殊就是信仰—基督的身位以及祂救贖的工作。這是我們的特殊。
在接納信徒上,除了信仰以外,還堅持任何事都會引起分裂。工會之所以是工會,是因著他們根據他們的偏好,無論是按著領頭人的教訓,他們的實行,將他們自己與其他的分別出來,從基督的…。我們是基督的身體,我們不是工會,我們沒有任何偏好,雖然我們的確享受許多有益健康的實行,就像呼求主名、禱讀主話、實行神命定之路,但弟兄們,你們要清楚,這些事情不是我們的信仰,信仰單單是基督的身位和祂救贖的工作。如果我們過於強調將基督的身位和祂救贖的工作強加在信徒身上,你要禱告,你要呼喊,你要像我們一樣操練,如果你這樣堅持,我們就有可能成了分裂的,就可能傾向分裂。這樣的事在召會生活中一直是很大的問題。這一個弟兄不是在我們中間受浸的,他受了點水禮,我們能接納他麼?這一個人他喫素,他不喫葷,我們能接受、接納這樣的人麼?這一個人不同意禱讀,我們還能接納他麼?這是我們很大的試驗。我們用,我們如果對信徒有基督的身位以及祂救贖的工作以外的要求的話,我們就有可能是分裂的。我們需要達到,我們需要長大,直到達到信仰上的一,回到基督的身位和祂救贖的工作。
另外一點,

三 實行上的一也是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上的一—弗四13:
1 對神兒子完全的認識,乃是對神兒子作我們經歷之啓示的領畧—太十六16。
我們不只是要回到基督的身位和祂救贖的工作,我們要回到對這美妙包羅萬有、延展無限之基督這個豐富的啓示的領畧。這也是基督徒要進入這個真正的一的難處,因爲他們對這樣一位基督的經歷是非常有限。
如果你認識基督徒,也許他會說,祂是我的救主,祂是我的主,祂是我的主人,祂是我的牧人,他們還說得出甚麼呢?他們對基督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但讚美主,在主的恢復,藉著時代的職事,我們被帶進了這一位包羅萬有的基督裏面。打開英文詩歌五百一十首,在這裏有基督所是的六十多個項目,是我的,是神羔羊,是生命樹、生命、救主、中保…。
你如果到了神學院,把這個拿給神學院的教授,他們許多人對這些是非常陌生的。弟兄們,我們不僅要回到基督的身位,還要被帶往前,達到對神兒子之完全的認識。我們如果認識基督是我們的救主,我們的牧人,只是這樣,我要說,我們實行上的一還是仍然只好像就繫於一條線上。
但如果我們對基督有這樣的包羅萬有,有這樣豐富、完全的認識,我就要說,這個一就有這個剛強的支柱,因爲我們認識這位包羅萬有的基督。
我們需要達到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上的一。
2 信仰上的一完全在於對神兒子完全的認識;我們惟有以基督爲中心,專注在祂身上,我們才能達到信仰上的一;只有在神的兒子身上,我們的信仰才能是一—約二十31,加一15 ~ 16,二20,四4、6,林前二2。
所以,我們不只是回到基督,還是要回到一位豐富的基督,這一位基督對我們是主觀的,不是只是客觀的道理,而是我們對祂有完全的認識,我們以祂爲中心,以祂爲一切。我要說,總括來說,主的恢復已經被帶回到基督的身位,我們專注在祂作我們的中心,但弟兄們,我們還需要一直的往前,一直的前進,直到我們達到對神兒子完全的認識,也就是達到這個實行上的一。我相信,那一天主就要終結這個時代,祂也就要回來。

叁 要保守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的生活,我們就必須分辨教訓之風爲著其目的之內在的因素—弗四14:
在以弗所書四章,講到召會生活作基督身體之生活的各方面。有一個需要就是要分辨教訓之風爲著其目的之內在的因素。就像一個人,一面,我們顧到每天的營養,我們長大;但另一面,我們也需要留意各樣的細菌,各樣的,我們身旁各樣的疾病。特別在這些日子,我們有一些病毒, 它會攻擊我們的肉身。在以弗所書四章,保羅不僅給我們看見神聖的分賜,也不僅給我們看見我們要一直往前,要長大,他也警告我們,這所謂的教訓之風要搖蕩我們。這就像細菌,像病毒,攻擊身體,它使我們生病,甚至造成死亡。我們需要分辨教訓之風爲著其目的之內在的因素。

一 教訓之風乃是那惡者魔鬼的吹搖,把風暴帶進召會—太十三19。
我們雖然不喜歡,但這卻好像又是我們中間的歷史。在從倪弟兄,從中國到如今,主的恢復面臨許多次的風暴,在近年間仍然有風暴臨到我們。弟兄們,我們要實行召會生活作基督身體的生活,我們就需要留意這一切的疾病,我們身邊各樣的細菌。保羅說,他沒有說異端之風,而是教訓之風,如果是異端,我們可能早就認出來,辨別出來了。如果有人來對我們說『耶穌不是神』,那確確定定就是異端,但若如果有人來到你這裏,不是講這樣的異端,不是這麼外在,這麼明顯的,他只是對你說,基督不是賜生命的靈,賜生命的靈乃是神的靈,但不要跟基督混淆了。有一些教訓似乎是好的,也合乎聖經,是從聖經出來的,但這些教訓卻把你吹走,叫你絆跌,使你跌倒,叫你的心向著主剛硬,向著主灰心。
我很喜樂,主安排這一次長老負責弟兄訓練在多倫多。爲著多倫多讚美主,爲著多倫多這裏的見證讚美主,爲著這一個區域!許多年間,這區域的眾召會都在一種教訓之風之下,那不一定是異端,卻是,卻可能,甚至是合乎聖經的教訓,卻是要把我們吹走。我不知道,或許這裏的弟兄們可以告訴我們,有多少在這個區域的聖徒已經爲教訓之風所吹走,他們被帶離了這裏。但感謝主,主保守了我們,並且祂恢復了這裏的多倫多的以及這整個區域的見證,爲著主恢復的工作,讚美主!但弟兄們,我們要往前,就需要留意,留意教訓之風。我們需要能彀分辨教訓之風,以及主恢復中按照使徒的教訓那個正確的教訓是甚麼。

二 任何使信徒受打岔離開基督與召會的教訓,卽使是合乎聖經的,都是將他們從神的中心定旨帶開的風—提前一3 ~ 4,弗三9 ~ 11、17、21,五32。
在提前一章三至四節,保羅囑咐幾個人,不可教導不同的事,不可教導與神的經綸不同的事,這經綸是在信仰裏的經綸。這是對我們的一個保護。這個保護就是要留在神關於基督與召會的教訓,這保守我們在神經綸的中心線上。其他任何的教訓,卽使是合乎聖經的,都可能將你吹走,使你帶開,將你帶開。
我還記得幾年前,我不太記得是在美國還是臺灣,有領頭的弟兄在召會中教導,說到活在主的同在中,活在神的同在中。但,這件事並沒有任何問題,但李弟兄說了,在信息中講了非常長的話。我不記得是就在那個之後還是一下下之後,他說,在新約的時代,我們是與主成爲一靈,賜生命的靈活在我們裏面,祂聯於我們,我們與主聯合,與主成爲一靈,甚至這麼屬靈講到與神同在的信息都可能使聖徒陷入一種單單只是一種屬靈的追求,屬靈追求的生活。甚至我們當中,幾年前,有弟兄鼓勵一種家庭式的召會生活,鼓勵兒童有分於擘餅,我們當然願意有一個健康的家庭,當然,神愛家庭,神愛兒童,但是在這樣的教訓裏,卻可能將聖徒帶離基督與召會這個中心的異象上。我們不反對健康的家庭,健康家庭的召會生活,但李弟兄沒有講過健康家庭的信息,他總是分賜三一神到我們裏面。在夫妻關係,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我們講的不是只是一種道德的倫理的關係,而是在神聖分賜之下,我們需要經歷、享受基督與召會。不要被這所謂合乎聖經的教訓所誤導,他們沒有集中在基督與召會上。

三 教訓之風的內在因素,是人的欺騙手法,就是人詭詐的欺騙方法;人詭詐的作爲,是要將人引入錯謬的系統;這就是人謀劃的詭計,要引誘人進入撒但錯謬的系統;錯謬的系統乃是出於仇敵撒但的—四14。
第三,教訓之風的內在因素,是人的欺騙手法。這裏的欺騙手法,就像是擲骰子,擲骰子之人的欺騙手法,就是人詭詐的欺騙方法。人詭詐的作爲,是要將人引入錯謬的系統。撒但是詭詐的,他也很有技巧。不要以爲撒但會帶著,載一個叉子,來告訴你:我要毀壞召會,你一定很快就會把門關起來,但我怕他會將自己裝作光的使者,以一種甜美的方式來到。他是詭詐的,他是欺騙的,他有一個欺騙的方法,保羅甚至講到錯謬的系統。我不知道有甚麼像這裏講到錯謬的系統,有金融系統,
有各樣的系統,要促進要推動某些事。但撒但有一個系統,乃是設計成爲錯謬的系統,這個系統,設計就是要你被誤導,被岔開,這是撒但的目標。這錯謬的系統是出於撒但的,乃是出於仇敵撒但的。

四 教訓之風的目的是仇敵撒但邪惡的目的,與神永遠的經綸相對;目的是要傾覆一些信徒的信心(提後二18),殘害召會(徒八3),攔阻並拆毀基督生機身體的建造,且要分裂身體的肢體(林前一10 ~11),而不是以愛心和恩慈保守基督身體獨一的一。
 我們來到這一點,我裏面的確覺得很遺憾。在大湖區,因著這邊所吹起的教訓,多年來吹起的教訓之風,使聖徒灰心冷淡,傾覆了信徒的信心,有一些甚至就回到世界了,批評他們的信仰。從一九七一年,我幾次來到多倫多,這裏有許多親愛的弟兄,但我聽說他們有好多人已經不在這裏了,信心被傾覆了,召會被殘害,召會的建造受了攔阻,被拆毀,肢體被分裂。聖徒們,這是嚴肅的事!我們雖然不願意,不喜歡這些事,這些事卻的確在這裏。所以,我們需要留在神聖的分賜之下,我們需要往前達到信仰上的一,我們還要留意這一個消極的因素。仇敵仍然在作工,在這個區域作工,要打岔信徒。我實在感謝主,祂在這個時候把這一次訓練安排在這裏,不只是爲了保守,而是要加強這一個區域。這裏的召會屬於基督,屬於元首基督。他們不屬於任何人,不屬於任何個人,我們是這一位的身體。撒但想要將細菌帶來,想要,甚至想要殺死我們。
有許多聖徒在路途中被絆跌了。若不是有這些仇敵消極的攻擊,我告訴你,這個會場將有坐不下的弟兄。你怎麼分辨這個是教訓之風呢?就是當你聽見這些話的時候,你的靈冷淡了,你的心冷淡了,使你與他人中間有了隔閡,立刻,你就知道,無論那些教訓好像多好多健全,那些都是教訓的風,要殘害召會,要破壞信徒,甚至破壞他們的信心。
我們要講到最後一個點。

肆 召會生活就是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的生活,在這生活裏,我們都需要學基督—弗四20:
我們不是要學關於基督的事,而是要學基督。

一 學基督就是被模成基督之死的模型,也就是模成作神長子之基督的形像—羅八29:
1 基督對我們不僅是生命,也是榜樣—約十三15,彼前二21。
基督作爲人來到地上,過了三十三年半的人性生活,接著上十字架,成就了救贖的工。有些基督徒問:基督爲甚麼要在地上過這麼長的時間?
祂的使命若是只是要成就救贖的工作,爲我們死,祂可以很短的時間就上十字架。但那三十三年半,祂過了一種生活,建立了一個模型,成爲一個榜樣,就是一個神人該如何生活的榜樣。這一個模型、這一個榜樣就是以弗所四章所說的實際。這就是真理,是實際。當基督作爲人在地上時,祂否認自己,祂不憑自己活著,祂實行父的旨意,祂揀選,照父喜悅,祂尋求父的旨意,祂作父的工,祂在父的名裏來,祂沒有爲著自己或憑自己作任何事。在四福音裏,馬太,馬可,路加,約翰描繪這美妙之神人四方面的傳記:作爲君王,作爲奴僕,作爲人也作爲神,給我們看見這個神人是多麼的美妙,祂是我們的模型,是我們的榜樣。就如主在約翰十三章所說的,祂給我們立了榜樣給我們,叫我們跟隨。彼前說到,基督留下榜樣,叫我們跟隨祂的腳蹤行。
2 在祂的生活中,祂設立了一個榜樣,如福音書中所啓示的;此後,祂釘死並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使祂可以進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林前二2,十五45 下,羅八10,西三4。
我們能彀跟隨這一個模型、這一個榜樣,這就是藉著學基督,不是學關於基督的事。在神學院,他們可以學關於基督的事,但這裏,聖經是說學基督。就像一棵樹,一棵植物長大,通常一個家可能會種一些玫瑰,種一些植物,讓,會有一些桿子讓植物可以好好生長。這裏,基督乃是一個榜樣,叫我們可以學基督。祂不僅是我們的生命,也是一個榜樣。
祂設立了一個榜樣,如福音書中所啓示的,此後祂釘死並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使祂可以進到我們的裏面,作我們的生命。當我們說到基督作模型、作榜樣,我們要跟隨祂,要倣傚祂,並不是說到一種天然,天然的方式,像基督徒問說『耶穌會怎麼作呢?』不,這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不是問說『耶穌這個時候會怎麼作呢?』耶穌是設立一個榜樣,藉著祂在地上生活的這一段年日,祂設立了榜樣,並且祂釘死、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好進到我們裏面。現在,同著這個生命,藉著這個生命,我們能彀與祂是一,不是外面的表演,不是外在的活動,而是享受這一個生命,叫這一位基督的生命使我們成形,叫我們不僅接受祂作生命,更接受祂作榜樣,我們的形狀,使我們能彀模成,模成祂的樣式而學基督。
3 我們照著基督的榜樣跟祂學,不是憑我們天然的生命,乃是憑祂在復活裏作我們的生命—約十一25,約壹五11 ~ 12。
在林後四章十節保羅說,他身上帶著耶穌的治死,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體上。這個耶穌的治死,就是這個耶穌的模子,我們被放在裏面。在二十節、二十一節說到,我們不是這樣學了基督。以弗所四章二十節,這篇是講到受浸,我們是浸入祂的死。基督的死就像一個模 子一樣。就像一個作蛋糕的模子,你把麵團放到這個模子裏,在經過烘焙之後蛋糕就成了那一個,那一個模型的樣子。受浸的時候,我們就被放到了這個模子裏。保羅說,我的身體上帶著耶穌的治死。他一直留在
那一個模子裏,耶穌生活的那一個形狀,特別是祂的死,成了保羅的模子。在加拉太六章十七節,保羅說到他身上帶著耶穌的烙印。這個烙印一面是說到在肉身上他服事主人時所受之傷的疤痕,但在屬靈方面卻表徵他所過生活的特徵與主耶穌在地上所過的一樣。所以,當保羅在地上生活的時候,他帶著主耶穌在地上所過之生活的特徵。那裏有一個特徵有一種模子在這一位使徒身上,祂學基督,是被擺在模子裏面而學基督。

二 我們學基督的基本元素是實際和恩典—約一14,弗四21、24、29:
1 實際是真理、原則、模型、標準;我們已經藉著受浸,被神擺進主耶穌的生活所設立的模型、標準、原則裏;這就是以弗所四章裏的實際。
這就是以弗所四章裏的實際。
2 我們這些基督身體的肢體,照著那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學了基督—20 ~ 21 節。
我們可以學基督,因爲這裏有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在這裏有一個真理、一個實際是主耶穌活出的,成了一個模子,我們被擺在裏面,因此我們能彀學基督。
3 我們要活出這樣的標準,就需要恩典,就是基督作我們的享受和供應—29 節。
我們要學基督,一面我們要基督作爲實際,作爲模型、標準、原則,但不是憑著我們的力量,而是享受祂作恩典。這位基督活出了這一個實際,今天就是實際的靈,就活在我們裏面,引導我們進入一切的實際。

三 學基督正面的基本因素乃是神的生命和神的靈;反面的基本因素是魔鬼,他總是尋找機會佔我們便宜,要破壞我們—18、27、30 節。
所以,聖徒們,弟兄們,不要給魔鬼留地步,要一直聯於享受神的生命,與這一位活的實際的耶穌的生活聯結,一直在那靈的蓋印,膏抹之下。
 到最後一個大點,

伍 爲了維持召會生活,作爲在基督的身體這一個新人裏的生活,我們要以恩慈相待,心存慈憐,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我們一樣;我們在那靈裏,並憑著神聖的生命,就能像神一樣饒恕人—32 節。
突然,到了最後面,在以弗所書這美妙的一章,保羅加上了爲著這個召會生活作基督的身體實際的生活,突然講了這句話說,你們要以恩慈相待。弟兄們,我很確定保羅不是在講到一些在倫理道德上面的事,不,我們總是說,你要有恩慈,要仁慈一點,以一種道德、倫理的方式。但在這裏,這個恩慈乃是神聖實際的彰顯,活出來成爲屬人的實際。弟兄們,我們作爲基督身體的肢體,我們需要以恩慈相待。

有時候我看見一些弟兄們包括我自己,有時候我們對彼此太嚴厲了,有些我們對弟兄說:『不要這樣作,你爲甚麼這樣跟我說話?你太快了。』甚至在我們的說話中,這個恩慈是與我們的說話有關。你如果講,看到前面的經節,保羅講到很多關於我們說話的事,我們的說話太嚴厲了,太殘酷了。對於弟兄們,召會是基督的身體,我們需要恩慈,這個恩慈是神聖屬性活出來成爲屬人的美德。

這裏也說要心存慈憐。這是個很豐富的話,滿了憐恤,滿了慈憐。保羅常常用這個辭,他說,你們要在基督的心腸裏彼此饒恕。這個心腸就像這裏的慈憐一樣,心存慈憐。我們作爲負責的弟兄們不要只說:『哦,我們好像同事,我們是一同工作的人。』我們是彼此互相作肢體,在基督的身體裏彼此互相作肢體。你想,我的手會對我的腳趾頭那麼嚴酷麼?

我們應該以恩慈相待,我們會心存慈憐,我們會以一種非常溫柔的方式來彼此相待。這裏有許多的光,我時間不彀,但弟兄們,我們所說的是一種神人的生活,神聖的屬性從,神聖的實際從人活出來而成爲屬人的美德,作爲恩慈,作爲慈憐,也作爲饒恕。弟兄們,饒恕你的弟兄。

在召會生活中,我們難以避免彼此得罪,我們很容易就彼此得罪,但我們也很容易得罪人,也很容易被得罪,那你該怎麼作呢?當你得罪人的時候,你需要尋求饒恕,尋求赦免;當你被得罪時,你該願意饒恕,願意赦免。你如果不饒恕的話,你在審判臺前要怎麼說呢?你會說:『他就錯了,他確確實實是錯的。』你覺得你在基督的審判臺前能彀這樣講話麼?我們若滿了神聖的實際作我們屬人的美德,我就會相信,召會生活會滿了,滿了彼此饒恕。我是很想希望你們在下午能彀就著這些室友多一些交通,也許你們可以用幾分鐘彼此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百合 的頭像
    小百合

    基督美地 快樂園子

    小百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