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心要回澎湖!」許多生在離島的年輕人,一心只想到台灣本島發展,但劉羽珊不同。她從小在澎湖長大,馬公高中畢業後,甄選上實踐大學會計資訊學系,就計畫要考公職、返鄉服務。
家裡在馬公市區開雜貨店,劉羽珊小學就開始幫忙顧店,老記不住經常調整的各牌香菸售價,父親說:「沒關係,反正會買菸的都是老客人,妳只要問:該找多少錢?就行了。」練「三鐵」的她,有時還得幫忙扛米,一包30公斤,上肩就走!看到記者驚訝的表情,她笑著補充說明自己算有「優待」,弟弟還得扛一包50公斤裝的糖呢!
劉羽珊說,父母年紀大了,她是長女,應該要照顧家庭,「考上公職、回鄉服務」就成了努力的目標。大學生涯,她只有在寒、暑假回家,鮮少郊遊、夜唱。系主任李洙德形容這個定性極高的學生,簡直是「過著修道院式的生活,每天只有教室、餐廳和宿舍。」
「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劉羽珊表示,確立考公職的目標後,她就把時間花在課業及準備考試上。衝著師長「提早畢業等於賺錢」的名言,她加緊修學分,果然通過審核,提前畢業,省了一個學期的學費,外加獎學金,還真是「賺」了不少!
劉羽珊大三時考取普通考試記帳士,增添不少信心。隔年參加地方特考,只錄取一名,結果輸兩分考了第二。她並不覺得失落,因為第一名是她的堂姊,也想要回澎湖服務。
一直到100年台灣省南區稅務特考財稅行政類科,錄取9人,她考第三。羽珊回憶依排名序唱名、填分發的那天,第三個上台的她填了澎湖,身後立刻響起一片掌聲!因為排後頭的人以為得去離島偏鄉了,沒想到前頭就有人自願去。
確定分發地的當天,她去買了一輛全新的摩托車,好好犒賞自己。「終於可以回家長住了!」羽珊說,站在頂樓上,就可以看到海,心情超開朗,她喜歡這種感覺。
羽珊鼓勵有志考記帳士的學弟妹們,胸部以下癱瘓的身心障礙者林秀妹,用左手握著右手寫字作答,最後考上了記帳士,「我們這些手腳健全的年輕人,是否應更加努力呢?」一次沒考上沒關係,再試一次,堅持就有機會。
劉羽珊說,下一個目標是挑戰3年7科及格制的會計師國考證照,去年已通過2科;另一目標則是「存錢在澎湖買房子」!